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你解讀寶寶的3大“暴力”假像

一些家長反映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會出現一些“暴力”行為, 比如咬媽媽來表示不滿, 不開心的時候摔東西等等。 但家長們是否知道, 其實孩子的暴力有時候是假像哦!小編為你解讀寶寶3大“暴力”假像。


寶寶的錯誤集肢體動作

1、不會使用正確的肢體動作

情景:明明在幼稚園裡面玩得可高興了, 他想要和小樂分享他最愛的玩具, 便一把拉住小樂往外走, 小樂一時沒站穩便摔倒了。 小樂大哭, 老師輕聲斥責明明, 明明一臉迷惘:自己本來想小樂玩, 怎麼就變成欺負小樂了呢?

2-3歲的寶寶對自己的身體的控制力還比較差,

Advertisiment
他們很難判斷自己動作的力度到什麼程度了。 他們神經大條, 以致他們認為友好地“拍拍”被認為是打小朋友了, 其實他們自己也是懵然不知的呢。

小編支招:父母正確示範

孩子年紀小, 對於自己的認知大多是通過身邊的成年人獲取的, 所以爸媽對於寶寶的行為可以及時地給予回饋, 讓他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更多的瞭解。 比如寶寶拍打媽媽用力過猛時, 媽媽可以即時跟寶寶說:“寶寶打得媽媽很疼。 ”

接著給寶寶一些正確的示範:“如果寶寶想要叫某個小朋友, 可以走過去輕輕地拍怕他肩膀的同時禮貌地喊人家的名字。 ”媽媽在日常生活給寶寶的行為多做提醒, 並及時地給予糾正指引, 寶寶久而久之便會懂得用正確的肢體語言和他人交往了。

Advertisiment


鍛煉寶寶表達能力

2、不能有效使用語言溝通

情景:比比初來幼稚園, 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有趣新鮮。 但是老師今日反映, 比比經常會有一些“欺負”小朋友的行為。 比如比比看中了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槍, 便二話不說地走上去一把奪過來。 午飯的時候, 還把湯匙伸到旁邊小朋友的碗裡, 拿走他自己最愛吃的雞翅膀。 比比的這些“野蠻”行為, 都把其他小孩弄哭了。

比比的這種二話不說的行為, 其實也反映了他有需求的時候, 不懂得用語言去正確表達, 他甚至有點不顧他人感受地任意妄為。 他看中了別人手中的玩具槍, 他不懂得用語言解釋他也想玩, 只是直接用粗暴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願望。

Advertisiment
孩子若一直如此, 很難和他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哦, 而且小朋友之間還很容易發生矛盾衝突呢。

小編支招:父母耐心溝通, 瞭解孩子深層意願

孩子不懂得怎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所以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耐心地和孩子溝通, 瞭解孩子的深層意願。 家長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說, 可以的話堅持每天和孩子交流, 最好是以孩子們喜歡的或者擅長的活動為主題和他們進行對話, 或者聆聽孩子今天在幼稚園發生的故事。 在某些場合爸媽還可以先說一句話, 再讓孩子跟著說一句, 讓孩子能夠學習到一些情境性語言, 促進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用遊戲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

媽媽可以給寶寶創設一些語言學習的場景,

Advertisiment
就像角色扮演的遊戲一樣, 讓寶寶在遊戲中學會“對什麼人說什麼話”, 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同時還能讓寶寶學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比如媽媽在玩玩具, 寶寶也想要那個, 媽媽就可以引導寶寶說“我想要那個玩具, 我們可以一起玩嗎?”通過遊戲讓寶寶學會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鼓勵寶寶正向行為

3、心智發展上的自我中心

情景:在幼稚園的遊戲時間, 珠珠快樂地玩著手上的小汽車, 但是看到玲玲手上的布娃娃好像很好玩的樣子, 就走過去一把奪了過來。 老師勸說珠珠:“每個小朋友只能玩一個玩具, 不能搶別人的”。 有一次別的小朋友過來想和珠珠一起玩她手上的布娃娃, 珠珠把娃娃抱得更緊“它是我的,

Advertisiment
不給你。 ”

寶寶到了3歲左右有自我中心的傾向, 他們常常只顧著自己的需求和感覺, 他們還沒有學會體諒、分享、主動關心別人。 因此在幼稚園的時候, 他們總是看到喜歡的便搶過去, 甚至大打出手, 對於自己手上的物品, 他們會宣示“主權”, 不讓別人碰。

小編支招:學會分享

媽媽可以通過與寶寶共用物品來強化孩子的分享意識, 比如和寶寶分享一盤切好的水果、寶寶最愛吃的雪糕、讓寶寶戴戴媽媽的太陽鏡等等。 等寶寶習慣與媽媽玩“分享”遊戲之後, 爸媽就可以主動邀請一些與寶寶相熟的小朋友, 請大家各自帶上玩具來家裡一起玩。 同時可以提議他們互相交換玩具, 讓寶寶瞭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其他小朋友, 自己也就能玩到別人的玩具”。

鼓勵孩子正向行為

家長很多時候都是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指示他改正,但其實家長還該及時讚賞孩子的良好行為。如果你家寶寶能把秋千讓給另一個一直等在旁邊的孩子,這時要告訴他你為他感到驕傲;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摔倒了,孩子能主動上前去扶起他,媽媽一定要及時稱讚他“很棒”“很乖”哦!爸媽在日常生活中多創設這樣的機會,能夠很好地培養寶寶的愛心行為,讓他學會主動體會他人的感受。

小編總結:孩子不懂得怎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耐心地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深層意願。家長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說,可以的話堅持每天和孩子交流,最好是以孩子們喜歡的或者擅長的活動為主題和他們進行對話,或者聆聽孩子今天在幼稚園發生的故事。

自己也就能玩到別人的玩具”。

鼓勵孩子正向行為

家長很多時候都是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指示他改正,但其實家長還該及時讚賞孩子的良好行為。如果你家寶寶能把秋千讓給另一個一直等在旁邊的孩子,這時要告訴他你為他感到驕傲;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摔倒了,孩子能主動上前去扶起他,媽媽一定要及時稱讚他“很棒”“很乖”哦!爸媽在日常生活中多創設這樣的機會,能夠很好地培養寶寶的愛心行為,讓他學會主動體會他人的感受。

小編總結:孩子不懂得怎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耐心地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深層意願。家長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說,可以的話堅持每天和孩子交流,最好是以孩子們喜歡的或者擅長的活動為主題和他們進行對話,或者聆聽孩子今天在幼稚園發生的故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