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成材的萌芽
孩子降臨于世, 就生活在父母為他精心安排的家庭中, 他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最長。 因此在家里孩子最敢表現自己;最無拘無束, 任憑想象力、創造力的天才發揮。 父母在享受“天倫之樂”或掙扎在無休無止的煩惱中時, 千萬別忘了細微地觀察分析,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好奇是知識的萌芽”。 當孩子頭一次向父母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時, 一定要認真對待, 這正是他們走上成材之路的開始。
創造成材的環境
古人就很重視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孟子的母親因為自家居住的周圍環境對兒子的教育培養不利, 曾三遷其址, 被后人傳為佳話。 現今的父母則更應懂得環境對孩子成長所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除了社會大環境之外, 在家庭環境中, 要有意識地制造一些學術氣氛、競爭氣氛和民主氣氛, 為孩子營造一隅適宜成材的"天地"。
所謂“學術氣氛”, 其實是一種能夠取悅孩子性情, 培養孩子愛好, 啟發孩子動腦的家庭生活環境。 如經常放一些優美的音樂,
Advertisiment
“競爭氣氛”指的是培養孩子不思滿足、不斷上進的家教措施。 上海有一戶五好家庭, 家長給孩子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 同時也向孩子公開自己的工作、學習任務或目標, 彼此開展競賽, 這個辦法很好。 許多家庭對孩子還實行物質和精神獎罰, 這對制造競爭氣氛不失為有效措施之一。 但必須嚴格掌握獎罰的原則和尺度。
“民主氣氛”即凡事要允許并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提得不對, 父母可以做認真的解釋, 應允許孩子爭辯。
Advertisiment
切莫“揠苗助長”
處于幼兒期的孩子身心活潑好動, 求知欲和模仿性較強。 但其大腦的生理結構還在發展和繼續完善過程中, 尤其是大腦皮質的抑制機能尚弱。 家長不懂以致違反這個規律, 硬逼著孩子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 就可能得到與愿望完全相反的結果。 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小時候對收集制作植物昆蟲標本很有興趣。 父親不但從不違逆他的愛好硬逼他納入所謂的“正規教育”, 而且還把花園里的一間小棚子交給兒子供他做實驗。 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
Advertisiment
“知子莫如父母”, 我們的孩子帶著某種天賦來到這個世界上, 從了解孩子人手, 快快給他“建造”成材的搖籃, 是義務, 也是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