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孩子起表率的日常語言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往往能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們的影響作用, 但卻易於忽視日常語言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中個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完成的。 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總是正確的, 自然也就以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認識自己。

在孩子的心目中, 成人是了不起的, 他們無所不知, 無所不能。 因此, 孩子總是無條件地承認和接受成人對他們的評價, 而不能分析判斷這些評價的正確性。 而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語言, 無論是否是有意, 往往傳遞給孩子一種關於他的評價。

Advertisiment

父母無意間說出的許多話, 都可以進入孩子的潛意識並儲存在潛意識當中, 而且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和成年生活不斷地支配他們的行為, 這些行為常常令行為者本身迷惑不解。

如果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體驗從父母語言中傳達出來的積極評價, 則孩子就比較能夠養成一種積極的個性, 反而則父母會在長時間隨意的語言中培養出孩子消極的個性。 此所謂家庭教育中的“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只不過是父母們並不在意得日常語言慢慢種下的。 每一天, 你的言行都影響著孩子, 這正是培養他們的好時機。

看看以下我們並不陌生的從父母口中說出的話:

你怎麼這麼沒出息!“

”笨死你!這麼點兒事都做不好。

Advertisiment

”你聾了?聽見沒有?“

”哎, 你怎麼這麼懶呀!“

你跟你爸一個德性!……

這些話不僅在當時令孩子不快, 而且在他們潛意識裡留下很深的痕跡。 顯然此時家長在選擇溝通語言上出了問題。 你可能是從童年生活中學到了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 雖然知道當時自己對父母的怨恨很大, 但由於缺乏其他辦法, 只好讓自己的悲劇重演。 當孩子出現一時行為偏差時需要的是提醒和理性的幫助, 父母應該選擇一種中性的、不帶評價的語言來和孩子溝通。

[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