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解析孕後小便次數增多的原因

很多女性懷孕後每天小便的次數會較懷孕前增多, 醫學術語叫做“尿頻”, 這位屬於一種生理現象, 通常是在妊娠早期和晚期會出現。

但是孕婦尿頻也有可能是病理現象。 倘若小便次數增多並非出現在妊娠早期、晚期, 同時還伴有尿痛、尿急或血尿等其他症狀, 那麼需要到醫院去檢查。 因為這種異常的情況非常可能是由於尿路感染所引起的。 且由於女性的尿道比男性要直、寬、短, 因此細菌容易入侵, 而且孕婦輸尿管、腎盂基本都呈擴張狀態, 尿液容易積聚, 細菌也易於繁殖, 會引發盂炎、膀胱炎等。

Advertisiment
一經檢查確認以後, 需要遵醫囑選用對胎兒沒有影響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此外, 因為妊娠以後, 孕婦在神經體液的影響作用下, 其輸尿管腔會擴張, 且蠕動力降低, 再加上增大的子宮也會壓迫輸尿管, 導致輸尿管和腎盂等均呈擴張狀態, 因此尿液會排流不暢, 造成膀胱內尿液瀦留, 所以會發生泌尿道的上行性☆禁☆感染。 之後就會出現尿頻、尿急和尿痛等一系列症狀。 所以, 孕婦一定要特別注意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 平日裡要多喝開水, 儘量使尿量增加, 而且每天都要換洗內褲, 一定要經常用溫開水清洗外☆禁☆陰部, 每天至少1-2次;同時要節制性☆禁☆生☆禁☆活。 一旦尿頻、尿急情況加重, 且尿道口有刺痛或是小腹疼痛, 那麼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Advertisiment

我們所說的膀胱其實就是人體內的一個薄壁的貯尿和排尿的器官。 而女性的膀胱前面是恥骨與恥骨的聯合, 其後面則是子宮和陰☆禁☆道。 由於女性的生☆禁☆殖☆禁☆器和膀胱相鄰, 因此它們的淋巴、神經和血管有十分密切的聯繫。 在妊娠早期時由於盆腔充血和子宮體的增大使得膀胱向上推移, 進而刺激膀胱並引發尿頻。 除此之外, 已經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膀胱, 使得膀胱貯存小便的量比平時少很多。 因此, 小便次數頻繁, 但是每次解的量又會比平時少。 特別是在妊娠末期也就是接近臨產前1-2周, 由於胎兒先露部位(胎頭或是胎臀)下降並進入到骨盆腔, 又會進一步的壓迫膀胱, 膀胱容積就會減小, 也因此小便頻繁的現象會加重。

Advertisiment
在通常情況下, 孕婦尿頻屬於妊娠期正常的生理現象, 所以並不必顧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