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為您解答關於新生兒黃疸的八個問題

說起黃疸, 很多新生兒爸爸媽媽腦袋裡裝著許許多多的問號, 家裡老人說的、身邊朋友說的、醫院醫生說的, 說法五花八門, 有偏方之說、有經驗之談、有專業之論, 然而, 這些林林總總, 讓初為父母的年輕人無所適從, 現在就一些常見問題簡單羅列, 希望能以此稍微化解爸爸媽媽們的煩惱。

第一問:黃疸嚴重嗎?為什麼別的孩子不用打針吃藥能好, 而我的寶寶卻要住院治療?

答:據統計, 85%的新生兒在出生後會出現黃疸。 黃疸是否嚴重 , 要看黃疸是哪一種類型、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不同原因引起的黃疸, 治療有所不同。

Advertisiment
黃疸可以是生理性的, 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黃疸有其自然發展規律, 可自行下降, 一般不需治療;然而有些是病理性的, 其起病急, 進展快, 往往需要住院治療。

第二問:如果不治療黃疸, 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答:早干預, 早治癒。 一般性的黃疸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可是當非結合膽紅素水準過高, 透過血腦屏障時, 發生膽紅素腦病, 可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如不經治療干預, 則造成永久性損害, 如神經源性失聰、共濟失調(舞蹈病、震顫)、牙釉質發育不全、智力障礙、腦癱等。

第三問:網上說的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 怎麼知道寶寶是屬哪種?

答: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常交叉存在, 肉眼有時難以分辨。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為:一般情況足月兒2-3天出現黃疸,

Advertisiment
4-5天高峰, 5-7天消退, 不超過2周。 早產兒黃疸出現時間更早, 進展更快, 持續時間更長。 生理性黃疸始終是排除性診斷, 判斷是生理還是病理, 需結合胎齡、出生日齡、出生體重、出生情況、孕母情況等評估, 而不是由一個數值來判斷。

第四問:為什麼寶寶每天都要測經皮測膽紅素?而有時候又要抽血檢查膽紅素?這有什麼關係呢?

答:一般經皮膽紅素是用於動態觀察黃疸的變化和粗略估計黃疸程度, 測的是總膽紅素的值, 受孩子膚色、脂肪厚薄的影響, 不能定論黃疸的性質。 而抽血檢測的是真實的膽紅素水準, 包括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 根據寶寶不同日齡、不同胎齡、不同病情而選擇是否抽血檢查。

Advertisiment
干預治療始終要以血清膽紅素值為依據, 而不是經皮測定值。

第五問:老人常說, 孩子黃疸, 曬多點太陽, 喝些糖水, 黃疸就能退, 為何醫生卻說不行?家裡老人有祖傳的草藥方, 能用嗎?

答:黃疸光療所需的藍光是有特定波長的, 而陽光不作為推薦光源, 因其劑量難以控制, 而且易致高膽紅素血症, 也不建議進行家庭光療。 糖水可以稍微改善患兒代謝, 影響膽紅素的排出, 當並非從根源上治療黃疸, 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中藥是治療黃疸的手段之一, 但服用中草藥後起效慢, 不適合出生早期即出現黃疸, 且進展迅速的患兒;同時在患兒尚未明確是否存在G6PD缺乏症(蠶豆病), 一般不主張服用中草藥或浸泡其他草藥方,

Advertisiment
以免引起新生兒溶血。

第六問:黃疸住院多長時間?為何朋友的寶寶三天可以出院, 而我的寶寶一個星期了還不能出院?

答:住院時間的長與短, 與患兒黃疸的高危因素有關, 包括:母體因素:其母O型血或RH陰性血、羊水渾濁或胎膜早破等感染因素、餵養不佳;患兒因素:頭皮血腫、窒息、缺氧、感染、溶血、G6PD缺乏症(蠶豆病)、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症、餵養不足、排泄功能差、先天性肝膽系統疾病、先天性代謝疾病。 高危因素不用, 住院時間也不相同。

第七問:黃疸的正常值是多少?寶寶現在皮測膽紅素200多, 正常嗎?

答:黃疸沒有特定的正常範圍, 而是根據不同的胎齡、日齡、體重、病情輕重來判斷評估黃疸的情況。 所以, 寶寶皮測膽紅素200多, 需要結合病情來綜合判斷嚴重程度。

Advertisiment

第八問:如果照藍光治療, 會有什麼副作用呢?

答:光療可出現發熱、腹瀉、皮疹, 但多不嚴重, 可繼續光療。 如出現青銅症, 停止光療後, 可自行消退。 有時膽汁淤積, 亦可影響光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