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新手媽媽解答寶寶成長發育16問

Q1 聽說剛出生還不到1個月的寶寶有原始的反射反應, 這類反應都有哪些呢?

新生兒遇到外部刺激時會本能地做出反射反應。 這些反應是瞭解寶寶是否發育正常的重要標準。 新生兒表現出的反射反應有很多。 比如, 刺激寶寶的手掌, 寶寶會無意識地握拳頭(抓握反射);寶寶遇到突然的刺激後, 會立即吃驚地把四肢伸直, 手指張開(驚跳反射);輕輕地刺激寶寶的嘴巴周圍, 寶寶會將頭轉向受刺激的方向並做出吸吮的動作(覓食反射);輕輕撓寶寶的腳掌, 寶寶會將腳趾展開再彎曲(巴賓斯基反射);扶著寶寶的兩個腋窩讓孩子踩在平坦的地上站直,

Advertisiment
寶寶會將腳抬高做出邁步的動作(邁步反射)。 但父母不宜直接檢查判斷這些反射反應, 由專業醫生進行檢查才是明智之舉。

Q2 聽說應該給出生一兩個月的寶寶支起活動架、系上玩具, 那麼系什麼樣的玩具好呢?

對於終日躺著的寶寶來說沒有比床鈴更好的了。 現在的床鈴多帶有音樂, 不僅能通過色彩、形狀、活動刺激寶寶的視覺, 還能用音樂刺激他的聽覺。 不足3個月的新生兒還不能很好地分辨色相, 因此給寶寶挑選一些像黑白色、紅藍色相間的色彩對比鮮明的產品比較好。 應將玩具掛在寶寶可以凝視到的位置(45度角、離眼睛30釐米左右)。 這個時期的寶寶只能看到20~35釐米以內的物體,

Advertisiment
如果床鈴掛得太近或太遠, 寶寶就很難把視線固定在玩具上。

Q3 寶寶剛滿3個月就牙牙學語了, 怎樣回應才有助於寶寶的語言發育呢?

寶寶在2個月大的時候就能牙牙學語了, 這看似是毫無意義的反應, 但對於寶寶來說卻是語言發育的開始。 寶寶可以通過牙牙學語掌握發聲的技巧、學習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所以寶寶牙牙學語的時候, 媽媽若做出積極的回應, 會讓寶寶說得更好。 方法很簡單:寶寶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要看著寶寶的眼睛跟著學, 發出和寶寶一樣的聲音, 發出其他聲音誘導孩子, 或用“是嗎?”之類的短句回應寶寶都可以。 積極回應寶寶的牙牙學語, 不但能與寶寶建立深厚的感情, 還會讓寶寶更快地學會說話,

Advertisiment
給孩子的語言發育帶來積極的影響。

Q4 寶寶出生三四個月了, 聽說孩子的髖關節容易脫位, 怎樣預防才好呢?

髖關節脫位屬先天性疾病, 如果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 施加過重的壓力就會使髖關節脫位。 所以照料寶寶時應特別注意不要對其施加過多的壓力。 但並不是每個先天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都有明顯的表現, 如果照顧得當可有效糾正。 首先, 有的媽媽給寶寶換尿布時會用過大的力氣拉拽寶寶的腿, 這會給寶寶的髖關節帶來不利影響。 正確的方法是將手放在屁股下面連腰一起托起, 然後再給寶寶換尿布。 尿布系得過緊或寶寶的衣服過厚會使寶寶的雙腿無法自由活動。 所以寶寶的尿布應比屁股大一些,

Advertisiment
衣服厚度也要適當, 這樣才能使寶寶的四肢自如地活動。 以上方法可對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但如果懷疑寶寶有這方面的問題, 還是應儘早去醫院檢查。

Q5 別的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很好地挺起脖子了, 我的寶寶怎麼還做不到呢?

剛出生的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挺起脖子, 如果不托著脖子, 寶寶的頭就會向後仰。 但隨著寶寶的成長, 脖子上的肌肉漸漸地發達起來, 寶寶就逐漸可以挺起脖子了。 4個月大的寶寶仍不能挺起脖子, 就要考慮腦源性麻痹、智力缺陷的可能性, 或者說明寶寶的肌肉組織等發育異常。 這時最好是接受專業醫生的檢查。 另外4個月大的孩子會對各種各樣的刺激做出明確反應,

Advertisiment
如果眼珠不能跟隨活動物體上下左右轉、不能抓住放在手中的東西、不能將頭轉向發出聲音的方向, 則說明發育可能出現了異常, 需要請專業醫生進行診斷。

Q6 寶寶出生8個月了, 如果扶起寶寶, 寶寶就可以坐起來, 但還站不起來, 寶寶發育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寶寶差不多6個月大就能獨自坐著了, 7個月大的時候會摸索出自己坐起來的方法。 但是坐的時間只有30秒左右, 不能堅持很長時間。 您的寶寶與其他寶寶相比好像發育慢些, 寶寶到了7個月大還不能坐起來說明發育上可能出現了異常, 最好是到專業醫生那裡就診。 因為這說明有可能患上了腦癱、智力缺陷, 或者說明寶寶的肌肉組織等發育異常。 再有,這時的寶寶會纏著大人要自己想得到的玩具、玩具被奪走時會出現不悅的表情,如果寶寶反應遲鈍,叫寶寶也沒什麼反應的話也最好到醫院就診。

Q7 6個月大的寶寶在床上翻身的時候不慎掉下來了,頭上並沒有淤血或出血的現象,會有問題嗎?

大部分寶寶5個月大的時候就能翻身了,這時經常會發生寶寶在床上突然翻身而掉下來的事故。2歲以下的寶寶頭骨還不夠堅固、大腦還未發育成熟,所以即使是輕微的衝擊也有可能給寶寶造成嚴重的腦損傷。特別是出現從30釐米以上的高處摔下或撞在尖銳物上等頭部損傷事故的時候,會造成頭皮下淤血、裂縫性顱骨骨折,嚴重的話會使大腦功能受損。這時一定要到專業醫生那裡就診,確認頭上有無損傷。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格外留心,避免寶寶從床上或椅子上摔下來碰到頭部。

Q8 別人的寶寶都很怕生,但我的寶寶(7個月)一點也不怕生,這是為什麼?

怕生說明寶寶能夠辨別出其他人和媽媽,說明媽媽和寶寶之間建立了緊密的依戀關係。一般寶寶出生後6個月開始怕生,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此不用因為寶寶怕生而擔憂。但是如果過於怕生會影響與他人交往的社會性發育,這時就要多讓寶寶與他人相處,從寶寶熟悉的人開始。相反如果寶寶一點也不怕生,說明寶寶在發育上可能出現了異常,需要多加留意。怕生的程度因寶寶與養育者的親密程度而有所不同。沒有得到父母照料的寶寶就會不怕生,患有智殘或自閉症等發育方面的疾病時也有可能不怕生。因此如果寶寶過於怕生或完全不怕生都要及到醫院診。

Q9 我的寶寶出生9個月了,站立時腿的模樣呈O型,這正常嗎?

包括新生兒在內,大部分寶寶的腿都是O型,媽媽們常常以為這不正常。其實從出生一直到24個月,寶寶的腿都呈O型才是正常的。到了3歲以後寶寶的腿會呈X型,6歲以後這樣的情況便會慢慢消失,恢復正常。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寶寶的腿型,也不用特意去治療。但是過了24個月的寶寶站起來時雙膝之間的距離若大於5釐米,就要到小兒整形外科接受腿部矯正了。

Q10 10個月大的寶寶在家裡四處爬行時吞掉了地上的紐扣,沒關係嗎?

寶寶一旦會爬,手也跟著變得靈活起來。這時的寶寶會在家裡到處轉悠,把看見的東西隨手放到嘴裡。所以常常出現吞食異物的事故。被吞食的物品主要有硬幣、紐扣、鑰匙,甚至還有釘子、煙頭、別針等。異物事故因寶寶吞食的物品不同而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像紙、紐扣等比較小又沒有毒素的東西大部分會隨著大便排出體外,因此觀察兩三天也沒關係,但是如果過了兩三天異物仍沒有排出就要到醫院做X線檢查了。如果吞食了鑰匙、釘子、別針這樣又大又尖銳的物品,就要直接到醫院接受治療。煙頭、汞電池、洗滌劑等有毒物質會對寶寶造成危險,所以也應馬上送到醫院診治。

Q11 哪些玩具能夠提高11個月大寶寶的動手能力呢?

手和大腦緊密相連,手部活動靈活會使小肌肉發育快,並對大腦產生良好刺激,提高智力水準,所以要儘量讓寶寶多動手。給寶寶用手玩的玩具,很好地誘導寶寶的動手能力。串珠玩具是利用大拇指和食指將珠子串到繩上的玩具,這種玩具不但使小肌肉發育快,還能培養手眼協調能力。套杯玩具也有助於小肌肉的發育,因為要將大小不同的杯子按次序套起來,所以還能培養寶寶對大小的辨別力。百寶箱類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這種玩具需要將與邊框相符的圖形塞到相應位置,因此還會鍛煉寶寶區分不同圖案的能力。

Q12 周歲的寶寶應該可以扶著傢俱自己走了,可是我的寶寶還沒邁過步。

寶寶在12個月大的時候就能扶著傢俱或牆壁熟練地走動了,但有些寶寶不願意走,只喜歡爬,而有些發育快的寶寶已經無所畏懼地邁步了。學步時間會因運動神經發達程度、肌肉發育程度、性格差異等而有所不同。因此就算寶寶到了1歲仍不會走路,也不用過於擔心。快的寶寶10個月大時就開始走了,有些慢的寶寶18個月大時才開始走。因此再觀察一段時間比較好。但是不願意走和不能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寶寶12個月的時候為了確認寶寶在行走方面是否異常,要注意觀察寶寶扶著媽媽的手或傢俱可不可以行走。如果寶寶扶著東西仍不能行走並且在成長發育方面與其他孩子相比差異明顯,那麼最好是到專業醫生那裡檢查一下。

Q13 別的17個月大的寶寶能用彩筆在紙上亂塗亂畫,可我的寶寶卻像是第一次看到這件東西似的,只是愣愣地盯著看。這是不是說明小肌肉發育慢?

出生後12~18個月的寶寶手部動作非常靈活,可以做多種操作了。如果把彩筆或者蠟筆放在寶寶的手上,他會亂塗亂畫。能將兩三頁書一起翻過去、能玩串珠和抓豆等遊戲。但是有些寶寶到了18個月大還不能靈活地用手。就算經常拿彩筆劃畫給寶寶看,寶寶也不會亂寫亂畫,抓筆的姿勢也和其他寶寶不太一樣。如果情況嚴重的話,說明有可能性患有腦源性麻痹或是輕微的智障等疾病。所以如果覺得寶寶的動手能力與其他寶寶相比慢很多時,應到專業醫生那裡就診。

Q14 別人的寶寶都能說“媽媽,飯!”了,可我的寶寶還處於牙牙學語的階段。

寶寶說話慢有多種原因。智障、語言發育障礙、聽力障礙等都會使寶寶說話慢,沒有好的語言環境也會讓寶寶說話慢。但是大部分的寶寶24個月大的時候掌握的單詞數就很多了,差不多能說10~15個單詞。也可以將“媽媽,飯!”這樣的兩個單詞連起來使用。因此如果寶寶到了兩歲仍不能說“爸爸”、“媽媽”這樣有意義的話時就要到專業醫生那裡檢查了。父母要經常在寶寶面前對話,讓寶寶有學習語言的機會,並且要清楚地、慢慢地說話,耐心引導寶寶。

Q15 我的寶寶出生28個月了,與年齡相仿的寶寶見面就會哭,有沒有方法能克服這一現象,使寶寶交到朋友呢?

出生後24~30個月的寶寶大部分以自我為中心,佔有欲強。所以讓寶寶在與同齡人相處的過程當中學習謙讓與關懷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讓一直與媽媽相處的寶寶突然和朋友相處還是有些困難。所以應給寶寶創造能夠漸漸與朋友融洽相處的機會。讓寶寶在有十幾個寶寶的遊戲場所裡玩是個好方法。如果是第一次交朋友,邀請一兩名小朋友到家裡來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寶寶因不知道怎樣與朋友相處而慌張,媽媽可以跟著寶寶們玩一會兒,當兩個寶寶漸漸熟悉時媽媽再從遊戲中脫離出來比較好。媽媽著急的話寶寶也會感到不安,所以要懂得寶寶的特性,階段性地幫助寶寶交朋友。

Q16 寶寶16個月大了,個子比同齡人小,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寶寶長高呢?

這個時期的寶寶還沒有完全長高,所以很難預測最終的身高。與其留意增加身高的方法,不如觀察一下寶寶的生活習慣是否有利於長高。比如是否攝取了足夠的蛋白質、鈣、礦物質等成長所必需的營養,是否在晚上10點以前睡覺,睡眠時間是否充足,是否做適當的體操和運動來刺激成長等。但是身高與遺傳有很大關係,如果父母雙方的個子都不高,可以到專門的成長門診就診。如果寶寶個子過於矮小,也有可能是因為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軟骨無形成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疾病。如果是因為缺乏生長激素而個子矮小,則可以通過注射補充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療。

再有,這時的寶寶會纏著大人要自己想得到的玩具、玩具被奪走時會出現不悅的表情,如果寶寶反應遲鈍,叫寶寶也沒什麼反應的話也最好到醫院就診。

Q7 6個月大的寶寶在床上翻身的時候不慎掉下來了,頭上並沒有淤血或出血的現象,會有問題嗎?

大部分寶寶5個月大的時候就能翻身了,這時經常會發生寶寶在床上突然翻身而掉下來的事故。2歲以下的寶寶頭骨還不夠堅固、大腦還未發育成熟,所以即使是輕微的衝擊也有可能給寶寶造成嚴重的腦損傷。特別是出現從30釐米以上的高處摔下或撞在尖銳物上等頭部損傷事故的時候,會造成頭皮下淤血、裂縫性顱骨骨折,嚴重的話會使大腦功能受損。這時一定要到專業醫生那裡就診,確認頭上有無損傷。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格外留心,避免寶寶從床上或椅子上摔下來碰到頭部。

Q8 別人的寶寶都很怕生,但我的寶寶(7個月)一點也不怕生,這是為什麼?

怕生說明寶寶能夠辨別出其他人和媽媽,說明媽媽和寶寶之間建立了緊密的依戀關係。一般寶寶出生後6個月開始怕生,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此不用因為寶寶怕生而擔憂。但是如果過於怕生會影響與他人交往的社會性發育,這時就要多讓寶寶與他人相處,從寶寶熟悉的人開始。相反如果寶寶一點也不怕生,說明寶寶在發育上可能出現了異常,需要多加留意。怕生的程度因寶寶與養育者的親密程度而有所不同。沒有得到父母照料的寶寶就會不怕生,患有智殘或自閉症等發育方面的疾病時也有可能不怕生。因此如果寶寶過於怕生或完全不怕生都要及到醫院診。

Q9 我的寶寶出生9個月了,站立時腿的模樣呈O型,這正常嗎?

包括新生兒在內,大部分寶寶的腿都是O型,媽媽們常常以為這不正常。其實從出生一直到24個月,寶寶的腿都呈O型才是正常的。到了3歲以後寶寶的腿會呈X型,6歲以後這樣的情況便會慢慢消失,恢復正常。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寶寶的腿型,也不用特意去治療。但是過了24個月的寶寶站起來時雙膝之間的距離若大於5釐米,就要到小兒整形外科接受腿部矯正了。

Q10 10個月大的寶寶在家裡四處爬行時吞掉了地上的紐扣,沒關係嗎?

寶寶一旦會爬,手也跟著變得靈活起來。這時的寶寶會在家裡到處轉悠,把看見的東西隨手放到嘴裡。所以常常出現吞食異物的事故。被吞食的物品主要有硬幣、紐扣、鑰匙,甚至還有釘子、煙頭、別針等。異物事故因寶寶吞食的物品不同而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像紙、紐扣等比較小又沒有毒素的東西大部分會隨著大便排出體外,因此觀察兩三天也沒關係,但是如果過了兩三天異物仍沒有排出就要到醫院做X線檢查了。如果吞食了鑰匙、釘子、別針這樣又大又尖銳的物品,就要直接到醫院接受治療。煙頭、汞電池、洗滌劑等有毒物質會對寶寶造成危險,所以也應馬上送到醫院診治。

Q11 哪些玩具能夠提高11個月大寶寶的動手能力呢?

手和大腦緊密相連,手部活動靈活會使小肌肉發育快,並對大腦產生良好刺激,提高智力水準,所以要儘量讓寶寶多動手。給寶寶用手玩的玩具,很好地誘導寶寶的動手能力。串珠玩具是利用大拇指和食指將珠子串到繩上的玩具,這種玩具不但使小肌肉發育快,還能培養手眼協調能力。套杯玩具也有助於小肌肉的發育,因為要將大小不同的杯子按次序套起來,所以還能培養寶寶對大小的辨別力。百寶箱類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這種玩具需要將與邊框相符的圖形塞到相應位置,因此還會鍛煉寶寶區分不同圖案的能力。

Q12 周歲的寶寶應該可以扶著傢俱自己走了,可是我的寶寶還沒邁過步。

寶寶在12個月大的時候就能扶著傢俱或牆壁熟練地走動了,但有些寶寶不願意走,只喜歡爬,而有些發育快的寶寶已經無所畏懼地邁步了。學步時間會因運動神經發達程度、肌肉發育程度、性格差異等而有所不同。因此就算寶寶到了1歲仍不會走路,也不用過於擔心。快的寶寶10個月大時就開始走了,有些慢的寶寶18個月大時才開始走。因此再觀察一段時間比較好。但是不願意走和不能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寶寶12個月的時候為了確認寶寶在行走方面是否異常,要注意觀察寶寶扶著媽媽的手或傢俱可不可以行走。如果寶寶扶著東西仍不能行走並且在成長發育方面與其他孩子相比差異明顯,那麼最好是到專業醫生那裡檢查一下。

Q13 別的17個月大的寶寶能用彩筆在紙上亂塗亂畫,可我的寶寶卻像是第一次看到這件東西似的,只是愣愣地盯著看。這是不是說明小肌肉發育慢?

出生後12~18個月的寶寶手部動作非常靈活,可以做多種操作了。如果把彩筆或者蠟筆放在寶寶的手上,他會亂塗亂畫。能將兩三頁書一起翻過去、能玩串珠和抓豆等遊戲。但是有些寶寶到了18個月大還不能靈活地用手。就算經常拿彩筆劃畫給寶寶看,寶寶也不會亂寫亂畫,抓筆的姿勢也和其他寶寶不太一樣。如果情況嚴重的話,說明有可能性患有腦源性麻痹或是輕微的智障等疾病。所以如果覺得寶寶的動手能力與其他寶寶相比慢很多時,應到專業醫生那裡就診。

Q14 別人的寶寶都能說“媽媽,飯!”了,可我的寶寶還處於牙牙學語的階段。

寶寶說話慢有多種原因。智障、語言發育障礙、聽力障礙等都會使寶寶說話慢,沒有好的語言環境也會讓寶寶說話慢。但是大部分的寶寶24個月大的時候掌握的單詞數就很多了,差不多能說10~15個單詞。也可以將“媽媽,飯!”這樣的兩個單詞連起來使用。因此如果寶寶到了兩歲仍不能說“爸爸”、“媽媽”這樣有意義的話時就要到專業醫生那裡檢查了。父母要經常在寶寶面前對話,讓寶寶有學習語言的機會,並且要清楚地、慢慢地說話,耐心引導寶寶。

Q15 我的寶寶出生28個月了,與年齡相仿的寶寶見面就會哭,有沒有方法能克服這一現象,使寶寶交到朋友呢?

出生後24~30個月的寶寶大部分以自我為中心,佔有欲強。所以讓寶寶在與同齡人相處的過程當中學習謙讓與關懷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讓一直與媽媽相處的寶寶突然和朋友相處還是有些困難。所以應給寶寶創造能夠漸漸與朋友融洽相處的機會。讓寶寶在有十幾個寶寶的遊戲場所裡玩是個好方法。如果是第一次交朋友,邀請一兩名小朋友到家裡來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寶寶因不知道怎樣與朋友相處而慌張,媽媽可以跟著寶寶們玩一會兒,當兩個寶寶漸漸熟悉時媽媽再從遊戲中脫離出來比較好。媽媽著急的話寶寶也會感到不安,所以要懂得寶寶的特性,階段性地幫助寶寶交朋友。

Q16 寶寶16個月大了,個子比同齡人小,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寶寶長高呢?

這個時期的寶寶還沒有完全長高,所以很難預測最終的身高。與其留意增加身高的方法,不如觀察一下寶寶的生活習慣是否有利於長高。比如是否攝取了足夠的蛋白質、鈣、礦物質等成長所必需的營養,是否在晚上10點以前睡覺,睡眠時間是否充足,是否做適當的體操和運動來刺激成長等。但是身高與遺傳有很大關係,如果父母雙方的個子都不高,可以到專門的成長門診就診。如果寶寶個子過於矮小,也有可能是因為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軟骨無形成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疾病。如果是因為缺乏生長激素而個子矮小,則可以通過注射補充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