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飲食正常, 可就是不胖、寶寶太挑食, 越來越瘦了……
營養調理已經十分小心了, 可寶寶為什麼還是那麼瘦?
寶寶太胖媽媽愁, 可要是把孩子養成個瘦寶寶, 媽媽更心焦, 也更困惑。 三歲前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作為媽媽往往在養育過程中傾進全部的心血, 可寶寶似乎不買帳, 沒有媽媽期望的那般健康茁壯。 比如我家隔壁的彬彬媽, 辭去工作就是為了帶孩子, 精力、財力充分補給, 可小傢伙卻瘦得像個豆芽菜。
專家認為, 寶寶過瘦, 對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會有影響,
Advertisiment
瞭解寶寶變瘦的狀況和原因
細心的媽媽總能發現寶寶在變瘦過程中的一些表症, 可你知道原因嗎?
☆怎麼吃都不“長肉”
有這麼一種寶寶, 不挑食、還吃得多, 可就是“幹吃不長肉”。 有的媽媽會認為孩子也許“天生就是瘦人”吧, 這種說法不能支持。 一般來說, 食物的營養功能是通過它所含有的營養素來實現的, 孩子吃的食物多, 攝入的營養素也應該多, 就能長得胖。
這樣的寶寶很可能是消化道功能太差,
Advertisiment
☆寶寶恨上“飯”
有的寶寶一見媽媽端來飯菜就跑得遠遠的, 好象跟“飯”有仇, 怎能不瘦?這是典型的厭食症, 可能是由於缺鋅、鐵、鈣、貧血、胃病、消化不良等引起的。 媽媽要自我檢討一下, 是不是平日裡為孩子準備的食物太單調且無規律,
Advertisiment
趕快建立瘦寶寶“長肉”計畫
媽媽是這個計畫的主要實施者, 拿出全部的耐心來改變這一切。 當務之急先是給孩子做全面檢查, 然後再從調整膳食結構、改善餵養辦法,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入手。
☆保養寶寶的肝脾胃
通過身體檢查, 媽媽可瞭解寶寶的消化系統、脾、胃等健康狀況, 病症嚴重的可以按醫囑進行如健脾健胃、助消化的兒童專用藥。 如果孩子是缺乏鋅、鐵、鈣或貧血等症, 嚴重的遵醫囑藥補, 輕微缺乏者主張以食補為主。
☆媽媽快讓餐桌熱鬧起來
重建寶寶對餐桌的渴望
大部分瘦寶寶與營養膳食結構不合理、餵養方式不當、飲食習慣不好等因素有關。
Advertisiment
首先媽媽要瞭解各類食物的營養含量, 比較容易合理搭配營養膳食。
牛奶(包括豆漿)含豐富鈣質, 每天至少應保證二杯;
蛋中含鐵質, 每天保證一到兩個;
動物肝臟含鐵質、維生素A及B12, 可與肉類交替搭配;
蔬菜類一天共需要二碟, 其中至少一半來自深綠色及深黃、深紅色蔬菜, 因為它們所含的維生素A、C及鐵質都比淺色蔬菜高些;
五穀類每天需要1至1碗半, 可用稀飯、饅頭、小點心、麵條、玉米粒或麥片等加以替代;
水果類每天必不可少。
☆培養飲食好習慣
糾正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
Advertisiment
制定寶寶每天的進餐時間, 並且固定下來, 逐漸養成規律。 每天的早餐不能超過7點半, 晚點時間不能超過晚8點半, 媽媽不能意更改孩子的進食時間。
☆跟零食說“不”
零食總是大人提供的, 傷了寶寶的胃、壞了寶寶的飲食習慣。 “肅清”垃圾零食, 回歸飲食好習慣。 對於過分依賴零食的寶寶可逐漸減少供給, 直到最後“誡掉”。
☆聰明提醒:媽媽還需注意的幾個細節
1、寶寶在嬰兒時期一個月應增加一公斤, 三個月大時應是剛出生時一倍左右。
2、三歲前是寶寶肌肉組織發育、骨胳生長、體格發育的關鍵時期, 體重的增加很重要。
3、多帶寶寶做戶外活動。
4、多喝開水(尤其是冷開水),以促進新陳代謝。
5、爸爸媽媽自身也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以身作則,讓寶寶心服口服。
耐心加“花招”,只要媽媽做得到位,不怕寶寶不“長肉”。
體重的增加很重要。3、多帶寶寶做戶外活動。
4、多喝開水(尤其是冷開水),以促進新陳代謝。
5、爸爸媽媽自身也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以身作則,讓寶寶心服口服。
耐心加“花招”,只要媽媽做得到位,不怕寶寶不“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