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防青春期風暴 孩子4行為需早糾正

最近, 有很多關於孩子不良行為的例子在網上被討論的熱火朝天。 他們是不同性別, 不同家庭背景, 以及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的完全不同的孩子。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他們似乎都是介於10至12歲的時候有不良行為。 可見, 青春期前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孩子都容易產生哪些不良行為, 家長又該如何糾正呢?

1.不敬

這種不良行為是這個名單上的頭號。 當孩子們經常不尊重你或其他成年人, 他們基本上已經向我們發送了一個響亮而明確的資訊, 即他們不認為他們需要考慮別人會怎麼想,

Advertisiment
或者認為不尊重你和粗魯的對待其他成年人並不是不可以的, 久而久之這種情況會越發嚴重。 除非你馬上讓他們知道, 這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你的孩子對你或其他成人使用粗暴的語言, 事件發生後儘快帶他到一邊, 私下讓他知道, 他將不會被允許參加任何好玩的聚會, 或將無法訪問任何他喜歡的人, 也不能玩視頻遊戲或看電視, 除非他學會了如何對待別人, 以一種他希望被別人對待的方式。 當你和你的孩子互動時, 一定要始終表現出良好的風度, 這樣他就可以通過實例學習。

2.不聽話

通常情況下, 孩子在不尊重權威的情況下才會不聽話。 當你的孩子真的在分心或磨蹭的時候, 你不得不重複好幾次說過的話,

Advertisiment
她認為不聽是可以的, 因為她知道不聽不會有任何後果。

如果她是故意不理你, 是該到了管教她的時候了。 帶她離開正在做的事情, 無論是一個家庭晚餐或播放的電視劇, 告訴她為什麼她不理你是不能接受的, 並告訴她如何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如果她拒絕, 給她一定的後果(如不能得到某些東西, 失去特權, 如與朋友在一起的時間或看電視機或電腦的時間)。

3.貪婪

貪婪的孩子更缺乏自製力。 雖然父母想給自己的孩子他們想要和需要的東西, 這是自然的。 但給孩子們他們想要的和需要的幾乎是恰好相反的。

為了避免誤導孩子, 防止他們專注於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讓他們賺取或用節省的零花錢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Advertisiment
教他們如何體驗和表達感激之情, 並讓他們自願去幫助別人。 教孩子如何做慈善, 想想那些什麼都沒有的孩子, 慈善是一個偉大的來淡化貪婪的方式。

4. 噘嘴

雖然它可以理解為一個三歲的孩子或學齡前兒童在胡思亂想, 在學齡期的孩子依然撅嘴著實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他們應該以自己的方式來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不滿, 用一種可控、冷靜、尊重的方式。 下一次你的孩子在撅嘴, 請他進入房間或角落, 坐下來, 直到他感到平靜。 一旦他恢復情緒, 談談為什麼他要鬧情緒, 告訴他即使這樣並不能讓他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告訴孩子怎麼處理情況較好, 並要求他停下來, 深呼吸, 想想那些更好的選擇。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