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烤箱版石子饃一張餅,兩種凹凸不同的口感

石子饃又稱砂子饃、餑餑、幹饃。 歷史非常悠久, 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石烹"遺風。 據傳:神農時, 驚訝食谷, 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 到了周代, "燔黍, 以黍米加于燒石之上, 燔之使熟也"。

這就說明, 石子饃是由遠古的"燔黍演變而來的, 經過了一個長久流傳, 不斷改進的過程。 唐代叫做"石鏊餅", 相傳唐時, 大荔縣曾將此餅作為貢品, 當時叫鏊餅。 清代袁牧在《隋園食單》裡, 稱石子饃為"天然餅"並對它的製作方法做了詳細的總結記述。

石子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製成的饃。 它油酥咸香, 經久耐放, 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

Advertisiment
營養豐富, 易於消化, 攜帶方便的石子饃, 作為出遠門、長途旅行所帶的食品, 已同速食麵一樣是便利的麵食。

對於今人來說方便固然, 但是誰想的起來做這些呢?別急, 身邊人從小生活在黃河流域, 沒少食用老百姓家的這個石子饃, 至今念念不忘, 因此我會做也準備一些石子在家裡, 不同點是使用不同於餅鐺的烤箱製作, 製作人輕鬆很多, 一鍵手機控制半小時烤制時間內, 無需站在爐前一張張的翻動烤制。 什麼都是速食了。

食物的遠古碎片記憶, 還是能記住的讓味蕾別忘記了為好, 一張餅同時存在著凹凸不同的兩種口感, 不得不讚歎古人的聰明才智。

烤箱版石子饃

材料:

中筋麵粉400g, 清水240g, 鹽4g, 小蘇打2g, 麵團油20g,

Advertisiment
石子油20g, 烘乾的蔥、花椒、小茴香碎各適量

工具:COUSS CM-1500廚師機、WIFI雲智慧電子烤箱CO-3703W

烘烤:上下火180度, 30分鐘

製作步驟:

1、 將除幹蔥的全部材料放入CM-1500廚師機攪拌桶中, 手動稍微攪拌成無乾粉狀態後放入幹蔥。


2、 開啟低速和麵至簡單成團即可, 約5分鐘。


3、 揉面時可將石子拌入食用油, 放爐火上預熱。


4、 將麵團醒發10分鐘。


5、 醒好的麵團擀成0.7釐米厚的面片。


6、 用釘滾紮孔再用圓刀切成圓餅狀。


7、 將預熱好的油石子一半放入鋪過烤紙的烤盤, 放上餅坯後上面繼續覆蓋熱的油石子。

8、 雲智慧電子烤箱CO-3703W, 上下火180度, 30分鐘, 預熱完成提示音響後放入中下層烘烤。


9、 出爐後去掉石子, 冷熱均可食用。

小貼士:

1. 蔥、花椒、小茴香碎要烘乾打碎再加入。

2. 將石子拌入食用油, 更有利於從饃上取下。

Advertisiment

3. 石子放上面餅後用鏟子適度壓制一下, 凹凸明顯。

4. 烘烤的溫度和時間僅供參考, 請按各烤箱溫度性能適當調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