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條件傾聽是對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無條件傾聽

親人去世後, 照顧孩子的成年人要經常花些時間, 耐心地、不加任何評論和批評地傾聽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這種無條件傾聽是對哀傷中的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當我們能夠無條件傾聽時, 我們就既能聽到孩子說出來的話, 又能聽到孩子未曾言說的心聲。 比如, 孩子常常很難表達內疚感, 但是, 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行為中看出來。 孩子可能經常這樣貶低自己, “我是個笨孩子”, “沒有人喜歡我”, “我以後什麼也做不好”等。 他們也可能表現為鬱鬱寡歡、昏昏欲睡、獨處一隅、感到孤立, 有時也會感到身上多處疼痛……這些都表明,

Advertisiment
孩子正在壓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得不到這樣無條件的傾聽, 不能充分地表達被壓抑的哀傷情緒, 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以《物種起源》而著稱於世的達爾文在8歲的時候, 母親去世。 爸爸和幾個姐姐不許他談到媽媽。 當他表達任何哀傷情緒時, 家人都皺著眉頭。 達爾文在晚年的時候曾說, 他根本不記得母親去世的情形。 許多人認為, 達爾文終生疾病纏身實質上是源於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 他釋放痛苦的惟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如果孩子能儘早地處理喪親的哀傷, 他就更可能擺脫與達爾文類似的命運。

保護

在哀傷的日子裡,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親友的愛和支持。 他們需要有人陪伴自己,

Advertisiment
使他們免受過多的壓力。 他們不希望生活有太多的突變, 不希望很快承擔新的角色。

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會對喪親的孩子構成額外的壓力, 可能會削弱孩子駕馭喪失的能力。 許多兒童專家認為, 並不是父母一方的死亡破壞了孩子的未來, 而是其他所有的生活變動積累起來動搖了孩子的整個生活基礎。 因此, 無論在何處, 與孩子最親近的人都應該支援孩子, 使他們自己變得更有力量。

即使你不與孩子住在一起也能支持他, 可以請你的親友經常給孩子寫信、打電話, 或來家拜訪。 送一些小的紀念品會給孩子很大的安慰。 孩子會因此感到, 儘管那個愛他的人離去了, 但是仍然有人關心自己,

Advertisiment
這種安全感將有助於孩子適應未來的生活。

不要忽視孩子的同伴給他的支持。 因為孩子更容易對同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好朋友更容易幫助孩子擋開好事者的追問。 必要的時候, 還會請老師幫助。

在哀傷的日子裡, 保護孩子並不意味著將孩子隔離起來, 相反, 應該讓他們上學。 當然, 這時我們需要關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學業, 而是孩子的心理。

有的孩子會發現, 參加學校的日常活動可以緩解哀傷, 他們可能想要儘早返校。 由於家裡發生了不同尋常的事情, 他們成了老師同學關注的焦點。 對於有些孩子來說, 這個關注甚至成了一種待遇。 這種待遇雖然與悲傷、憤怒、痛苦和內疚等情緒交織在一起, 但確實能使孩子暫時地從哀傷中擺脫出來。

Advertisiment

但是, 回到學校, 孩子必須面對的是, 如何向大家解釋死亡。 對於孩子來說, 找到恰當的語言向別人解釋死亡是很難的, 成人常常忽視這一點。

因此, 在返校之前, 要告訴孩子, 可能有些同學或老師為了表示關心, 詢問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那個人是怎麼死的等。 如果這些提問使他不舒服, 他可以這樣回答, 比如, 他可以說:“我有兩個姐姐, 但是, 其中一個死了。 ”“現在我們家就我一個孩子。 但是過去我還有一個哥哥。 ”如果別人接著問:“他是怎麼死的?”孩子可以告訴對方:“我不想說這件事。 因為我會難過的。 ”同時, 你還要告訴孩子, 這樣的回答並不會得罪別人, 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什麼時候和誰談論什麼事。

Advertisiment
這樣的溝通技巧不僅可以緩解孩子經歷哀傷的緊張, 而且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

關心

喪親之後的一段時間裡, 孩子可能會變得脆弱敏感。 一點點小事就會使他們感到備受傷害。 哀傷的孩子既渴望獨處, 又希望夥伴陪伴, 既回避回憶過去, 又經常說起過去。 幫助正在經歷哀傷的孩子時, 孩子可能會以敵意的方式將這些衝突直接發洩在你身上。 或許孩子以為你正在幫助他遠離過去, 可是, 他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向過去告別。 這時, 你既是孩子發洩敵意的靶子, 又是為他們提供支持的源泉。 這時, 孩子最需要的, 不是訴諸武力或斥責的“管教”, 而是細緻的關心。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減輕哀傷的痛苦。 恐懼和自責可能會使孩子只能依靠自己度過哀傷, 他們不能從別人那兒得到支持和幫助。然而,如果孩子對自己有積極的感受,他們就通常能夠向祖父母、鄰居、老師和朋友等他們信任的家外人尋求幫助。因此,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是度過哀傷的關鍵。那些被看重的孩子也會學會看重他們自己。

一些非常簡單的小事可以表達你對孩子的尊重和關心。儘管天氣並不冷,但是,喪親的孩子會比以前怕冷,這是由於

聽到噩耗之後的震驚所導致的。在床上放個熱水袋,孩子與它依偎在一起時會感到很舒服;在看電視的時候,讓孩子抱個毛絨玩具或靠墊,他會因此感到一絲安慰。白天要給喪親的孩子多加一件衣服;晚上躺在床上人睡時,可以讓孩子聽到家庭背景的說話聲或輕音樂,當他們聽到這些熟悉、安撫的聲音時,會感到自己不那麼脆弱和孤單,更容易放心人睡。鼓勵孩子主動說出自己想要什麼,不要總是讓別人猜。

哀傷的孩子也可能會裝病,因為他們想要父母和他們在一起。可是父母要工作!這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想讓我不上班在家裡和你呆一天。但是,我今天必須上班!晚上我回來以後,我們可以有一些時間單獨在一起,就我們兩個。好嗎?”這種協商的辦法既保證了父母自己的生活安排,又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需要得到了重視,這種自我價值感將增強孩子的內心力量。

享受未來

需要指出的是,那些正在經歷哀傷的孩子難以接受但必須接受的現實是,死去的親人再也不能回家了。這樣的現實意味著

他們的生活將是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無論他們抱著怎樣的神奇幻想,無論他們擁有多麼良好的願望,無論他們怎樣努力,最糟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切都無濟於事!當孩子開始能夠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時,當孩子仍能得到自己所信任的人的關心時,他們開始具備擺脫哀傷的自我力量。對於這個孩子來說,過去的生活再也不能複現,但是,他們還能夠享受未來的美好生活。

經歷苦難後的成長感,是健康地度過哀傷的標誌。這意味著,一個人開始有力量對過去說“再見”,向未來說“你好”。許多人相信,哀傷的經歷是一種有價值的學習過程,我們從中學會了珍惜生命、珍惜愛,也學會了欣賞生活。

一旦孩子失去了生命中一個重要的人,他真正從喪親的哀傷中康復過來需要幾年的時間。這樣痛苦的經歷會改變他們。大多數孩子也健康地度過了哀痛,他們變成了一個更堅強.更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們不能從別人那兒得到支持和幫助。然而,如果孩子對自己有積極的感受,他們就通常能夠向祖父母、鄰居、老師和朋友等他們信任的家外人尋求幫助。因此,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是度過哀傷的關鍵。那些被看重的孩子也會學會看重他們自己。

一些非常簡單的小事可以表達你對孩子的尊重和關心。儘管天氣並不冷,但是,喪親的孩子會比以前怕冷,這是由於

聽到噩耗之後的震驚所導致的。在床上放個熱水袋,孩子與它依偎在一起時會感到很舒服;在看電視的時候,讓孩子抱個毛絨玩具或靠墊,他會因此感到一絲安慰。白天要給喪親的孩子多加一件衣服;晚上躺在床上人睡時,可以讓孩子聽到家庭背景的說話聲或輕音樂,當他們聽到這些熟悉、安撫的聲音時,會感到自己不那麼脆弱和孤單,更容易放心人睡。鼓勵孩子主動說出自己想要什麼,不要總是讓別人猜。

哀傷的孩子也可能會裝病,因為他們想要父母和他們在一起。可是父母要工作!這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想讓我不上班在家裡和你呆一天。但是,我今天必須上班!晚上我回來以後,我們可以有一些時間單獨在一起,就我們兩個。好嗎?”這種協商的辦法既保證了父母自己的生活安排,又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需要得到了重視,這種自我價值感將增強孩子的內心力量。

享受未來

需要指出的是,那些正在經歷哀傷的孩子難以接受但必須接受的現實是,死去的親人再也不能回家了。這樣的現實意味著

他們的生活將是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無論他們抱著怎樣的神奇幻想,無論他們擁有多麼良好的願望,無論他們怎樣努力,最糟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切都無濟於事!當孩子開始能夠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時,當孩子仍能得到自己所信任的人的關心時,他們開始具備擺脫哀傷的自我力量。對於這個孩子來說,過去的生活再也不能複現,但是,他們還能夠享受未來的美好生活。

經歷苦難後的成長感,是健康地度過哀傷的標誌。這意味著,一個人開始有力量對過去說“再見”,向未來說“你好”。許多人相信,哀傷的經歷是一種有價值的學習過程,我們從中學會了珍惜生命、珍惜愛,也學會了欣賞生活。

一旦孩子失去了生命中一個重要的人,他真正從喪親的哀傷中康復過來需要幾年的時間。這樣痛苦的經歷會改變他們。大多數孩子也健康地度過了哀痛,他們變成了一個更堅強.更富有同情心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