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新生兒

嬰兒出生以后, 因與母體內的情形完全不同, 是在另外一種環境中成長。 出生后一個月內的新生兒時期, 正是嬰兒適應新環境的重要期間, 這時可能遇到生理上的一些困難, 所以需要給予特別照顧。

a.安靜:
新生兒除了哺乳時間外, 大部份時間都在睡眠, 因此嬰兒房間應該保持整潔和安靜。
但是也無需刻意避免所有的聲音, 適當的聲音嬰兒會適應且是聽覺發展所必需的。

b.保溫:
新生兒對于體溫調節能力較差, 父母應注意嬰兒的體溫, 嬰兒房間的溫度宜保持25-28℃左右, 且要留心室內空氣的流通。

c.衣服:
嬰兒衣服的選擇,

Advertisiment
應以輕軟、溫和而不易褪色, 并避免使用易燃燒之尼龍料為宜。 棉織內衣沒有刺激性, 又容易吸汗, 是最適當的衣服。 衣服的型式須簡單, 太緊和太寬, 都會妨礙嬰兒的活動。

d.換尿布:
嬰兒解大小便時, 馬上換尿布, 并用溫水洗凈屁股, 再以棉巾輕輕拭干。

e.洗澡:
1.每天要為嬰兒洗澡, 除提供清潔舒適外, 還可借此觀察身體有無異常現象, 如紅疹、瘀斑、外傷等等, 并可增進親子關系。
2.洗澡的時間最好在喂奶前半小時或喂奶后1個小時, 可避免吐奶, 選在一天中氣溫較高的時段(約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左右), 室內溫度要暖和(約26-29℃)水的溫度要適當, 先放冷水再放熱水(37.5-39℃)可用手腕內側測試, 感 覺熱熱不燙即可洗澡, 時間約5分-10分為宜。

Advertisiment

3 .避免洗澡水進入耳朵、預防中耳炎, 洗后用清潔小棉棒清潔耳朵蓋, 僅防將棉花棒插入耳鼻孔深處。
洗澡時千萬不要讓嬰兒單獨留在浴缸中, 以預防發生意外。

f.臍帶護帶
1.目的:預防臍部感染。
2.促進早日干燥及脫落。
3.觀察有無出血及異常情形。
臍帶通常于出生后7-14天會脫落, 在脫落前, 每洗完澡至少做一次臍帶護理, 但如果臍帶潮濕或有臭味, 即要多做幾次護理, 并保持干燥, 當臍輪周圍發紅、臍部出血、臍帶脫落傷口未愈而長肉芽、臭味時, 均需找醫師診治。
1.臍帶消毒溶液:75%酒精和95%酒精。
2.消毒法:
洗澡后先用小棉棒將臍部水份擦干, 再用一支小棉棒沾消毒溶液, 一手用姆指、食指輕壓臍部周圍將皺折處撐開, 由臍部內面往外環消毒1-2次。
Advertisiment

尿片要覆蓋在臍帶上面, 避免常尿濕引起感染, 若不慎尿濕需再做臍部護理。

g.避免感染:
因嬰兒對于感染的抵抗力很低, 接觸嬰兒或準備嬰兒食物時應先洗手, 千萬不要讓嬰兒接近有傳染病的人, 例如有傷風感冒的患者, 并切忌親吻嬰兒的嘴, 以免傳染疾病。

h.量體溫:
1.由于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穩定, 故其變化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一般可低至36.1℃, 可高至37.7℃。
2.嬰兒測量體溫的部位為肛門, 若有特殊情形, 如腹瀉、肛門囗有瘜肉時, 改測量腋溫。
3.一般測量體溫是在每天洗澡前測一次, 平時若現寶寶臉部發紅, 四肢冰冷全身發抖時, 也應隨時測量。
4.測量體溫的方法是在測量前先檢視肛表水銀端的完整性, 將水銀甩至35度以下,

Advertisiment
用凡士林類之油劑潤滑, 以旋轉方式插入肛門約二分方, 測量一分鐘取出肛溫表, 用衛生紙擦干凈, 與視線成水平的位置, 查看水銀度數, 正常體溫為36.5-37.5℃。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