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熊孩子行為霸道?教你3招變身機智家長

養生之道網導讀:

有禮貌的寶寶人見人愛, 父母也都希望把自己的寶寶養育成有人緣、守規矩、有修養的小紳士、小淑女。 不過, 現在的寶寶們可都是家長

Advertisiment

有禮貌的寶寶人見人愛, 父母也都希望把自己的寶寶養育成有人緣、守規矩、有修養的小紳士、小淑女。 不過, 現在的寶寶們可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 平時爸爸媽媽也總是儘量滿足寶寶的各種需求。 久而久之, 難免有些‘小皇帝’、‘小公主’會變得自私、霸道, 一些言行也偏離了禮儀軌道。

在生活中不難看到, 一些寶寶走路總是橫衝直撞, 即便給他人造成了不便也不懂得說“對不起”;還有一些 “熊孩子”, 跟著大人去做客時, 把主人家的物品或屋子糟蹋得亂七八糟, 卻還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孩子行為霸道 家長該怎麼辦?

1、自身做好榜樣

爸爸媽媽要想使寶寶獲得講禮貌這張人際交往的“通行證”, 就要從自身做起。

Advertisiment
因為孩子的語言、行為都是來自對成人的模仿, 所以父母良好的禮儀就是對孩子最生動、最有效的教育。 父母通過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就能夠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2、教會孩子說“謝謝”和“對不起”

有時候, 光是言傳身教仍然不夠, 家長還需要明確地告訴寶寶:什麼是能做的, 什麼是不能做的, 並用寶寶能聽懂的簡單語言告訴他“為什麼這樣做”和“該怎樣做”。

“謝謝”和“對不起”, 這兩個詞語本身看似簡單, 但背後蘊含著最起碼的感恩, 和最基本的是非觀念, 以及最直白的責任教育。 尤其是在做錯事情之後, 懂得向對方說“對不起”, 是解決問題、獲得原諒的第一步。

但有的家長表示, “孩子執拗地很,

Advertisiment
越是讓說對不起, 就越不肯說。 ”

其實, 寶寶的認知是從具象的物體開始的, 對抽象的“對不起”還沒有真正理解。 最好的辦法是要讓寶寶明白錯在哪裡, 用寶寶能理解的方式領悟什麼樣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傷害或不便, 真正把“對不起”的含義具體化, 並成為寶寶自己內心的道德準則。 比如父母應該告訴寶寶, 在別人家做客時不要大聲喧嘩, 和主人家小朋友要友好相處。 不可以隨便去拉別人家的抽屜或翻別人的櫃子, 也不要到主人家的臥室特別是床上打打鬧鬧。

3、借助繪本的教育力量

今天袋鼠麻麻就給大家帶來《金髮女孩和迷路的熊》這樣一本繪本, 一起感受“對不起”的魔力。

Advertisiment

該書作者[英]莉?霍金森(Leigh Hodgkinson), 是一位獲獎童書作家和插畫家, 其作品曾幾次獲凱特? 格林威大獎提名獎及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最佳童書繪本推薦。 其作品風格獨特, 富有想像力, 不受約束, 而且喜歡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繪畫風格也誇張搞笑, 充滿幽默。

Advertisiment

一句“對不起”其實很簡單, 但說與不說的結果卻可能很不一樣, 一句道歉的話或許馬上就可以化解一場狂風驟雨。

先講一個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 有個金髮小姑娘在森林裡迷路, 闖進三隻熊的家裡。 小女孩沒有經過允許就進入了房間, 還坐壞了小熊家的椅子, 喝了小熊的粥, 還睡了小熊的床。 三隻熊回到家,發現自己家裡一片狼藉。而小女孩一句抱歉也沒有說,就嚇得奪門而出。三隻熊非常生氣,畢竟誰都不會歡迎沒有禮貌的小孩子。

現在,在《金髮女孩和迷路的熊》這個故事中,當年的小熊長成了大熊。可是突然之間,大熊的森林不見了。大熊來到了一座繁華都市,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嚇壞了的大熊慌不擇路地闖進一間屋子,沒經過主人的同意就吃掉了別人的東西、破壞了別人的傢俱。當屋主人回來時發現,家裡已經被大熊搞得亂七八糟!

這一次大熊也會和小姑娘當年一樣奪門而逃嗎?

一家三口氣急敗壞,但當他們找到“肇事者”後,大熊和媽媽彼此對視著,大熊覺得這個叫媽媽的人有點眼熟,媽媽也覺得大熊有點熟悉。怒氣衝衝的媽媽在發怒前的一刻,突然記起自己小時候在森林裡迷了路,闖進了別人的家,吃掉了人家的早餐,弄壞了人家的椅子,最後還睡在了人家的床上!想到這裡,媽媽怒火一下子就消散了。

我們在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特別是要發火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反思下自己小時候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壞事?比如拿著粉筆在牆面上亂花;下雨天非要外出玩水,結果弄成了落湯雞;總把小板凳當馬騎,小板凳壞了又好奇把凳子腿拆掉等等。

如果有,我們是不是該對孩子多些寬容,少些苛責?我們自己小時候都如此調皮搗蛋,又怎麼能要求孩子處處聽話,不犯一丁點錯誤呢?

“小熊,是你?!”媽媽認出了當年的小熊,“對不起,當年把你家弄得那麼亂,沒有道歉就跑掉了。”

“迷路的金髮小女孩?!”大熊也認出了當年的小姑娘,“真不好意思,你家被我弄得亂七八糟……”

好溫馨的畫面,一句“對不起”說與不說的差別實在太大了,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悔改和如何表達自己的歉意,好多時候其實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事,可能是處於愧疚或者害怕的心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如果家長生活中是一個知錯就改,勇於道歉的人,肯定孩子也會在做錯事後會禮貌、充滿歉意地說“對不起!”如果家長生活中是一個執拗的人,即使心裡意識到自己錯了,但為了面子也不會去主動道歉的人,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受到影響。當家長都充滿歉意的為自己當年的不禮貌行為道歉時,孩子就會更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會像家長那樣坦然道歉,而不是一味地害怕和躲避。

一場馬上就要爆發的暴風驟雨就這樣化解了, 星空下一起手挽手,多麼溫馨的畫面。寬容和禮貌,有時真的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濫發脾氣和粗魯野蠻不但於事無補,還極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和損失。

三隻熊回到家,發現自己家裡一片狼藉。而小女孩一句抱歉也沒有說,就嚇得奪門而出。三隻熊非常生氣,畢竟誰都不會歡迎沒有禮貌的小孩子。

現在,在《金髮女孩和迷路的熊》這個故事中,當年的小熊長成了大熊。可是突然之間,大熊的森林不見了。大熊來到了一座繁華都市,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嚇壞了的大熊慌不擇路地闖進一間屋子,沒經過主人的同意就吃掉了別人的東西、破壞了別人的傢俱。當屋主人回來時發現,家裡已經被大熊搞得亂七八糟!

這一次大熊也會和小姑娘當年一樣奪門而逃嗎?

一家三口氣急敗壞,但當他們找到“肇事者”後,大熊和媽媽彼此對視著,大熊覺得這個叫媽媽的人有點眼熟,媽媽也覺得大熊有點熟悉。怒氣衝衝的媽媽在發怒前的一刻,突然記起自己小時候在森林裡迷了路,闖進了別人的家,吃掉了人家的早餐,弄壞了人家的椅子,最後還睡在了人家的床上!想到這裡,媽媽怒火一下子就消散了。

我們在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特別是要發火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反思下自己小時候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壞事?比如拿著粉筆在牆面上亂花;下雨天非要外出玩水,結果弄成了落湯雞;總把小板凳當馬騎,小板凳壞了又好奇把凳子腿拆掉等等。

如果有,我們是不是該對孩子多些寬容,少些苛責?我們自己小時候都如此調皮搗蛋,又怎麼能要求孩子處處聽話,不犯一丁點錯誤呢?

“小熊,是你?!”媽媽認出了當年的小熊,“對不起,當年把你家弄得那麼亂,沒有道歉就跑掉了。”

“迷路的金髮小女孩?!”大熊也認出了當年的小姑娘,“真不好意思,你家被我弄得亂七八糟……”

好溫馨的畫面,一句“對不起”說與不說的差別實在太大了,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悔改和如何表達自己的歉意,好多時候其實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事,可能是處於愧疚或者害怕的心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如果家長生活中是一個知錯就改,勇於道歉的人,肯定孩子也會在做錯事後會禮貌、充滿歉意地說“對不起!”如果家長生活中是一個執拗的人,即使心裡意識到自己錯了,但為了面子也不會去主動道歉的人,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受到影響。當家長都充滿歉意的為自己當年的不禮貌行為道歉時,孩子就會更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會像家長那樣坦然道歉,而不是一味地害怕和躲避。

一場馬上就要爆發的暴風驟雨就這樣化解了, 星空下一起手挽手,多麼溫馨的畫面。寬容和禮貌,有時真的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濫發脾氣和粗魯野蠻不但於事無補,還極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和損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