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發育的相對論

營養是寶寶正常發育、健康成長的重要物質保證, 如果飲食中提供的各種營養素不足, 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造成營養不良, 嚴重損害寶寶的健康成長。
寶寶的體格發育狀況通常是用體重、身高和牙齒是否發育正常這三項指標來衡量, 要理解營養與體格發育的關係, 應從這三方面入手。
一、體重是衡量寶寶近期營養狀況最靈敏的一項指標。 按一般規律, 新生兒出生時體重應為3千克, 6個月以內平均每月增加0.6千克;6個月以後, 平均每月增加0.5千克。 寶寶出生6個月時, 體重應為出生時的2倍, 1歲時體重為出生時的3倍,
Advertisiment
1歲以後體重增加速度減慢。
但是, 從近年來的實際調查情況來看, 國內嬰幼兒體重的增加已大大超過一般規律, 這與營養狀況的改善有密切關係。 不少寶寶3個月時體重就能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 寶寶體重增加雖然是健康的重要標誌, 但也要注意不能營養過剩, 以免引起肥胖。
二、身高是反映寶寶近期與遠期營養狀況的指標。 足月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身高為50釐米, 1歲以內增加50%, 為75釐米;1-4歲內再增加25釐米達到1米。 寶寶身高增長的速度很快, 所需要的營養也相對較多。
日本兒童目前的體格狀況證明了這一點。 過去日本人身材矮小,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由於重視營養, 日本兒童的平均身高增加很快, 從109.1釐米飛快增長到114.5釐米。
Advertisiment

三、牙齒是衡量寶寶骨骼發育的重要指標。 寶寶出生後6-8個月開始出乳牙, 1歲時萌出6-8顆, 2歲至2歲半時出齊, 達到20顆。 寶寶牙齒的健康與鈣、磷的供給關係很大。 在這一時期如果缺鈣, 將會導致嚴重的牙齒鈣化不佳, 影響咀嚼和消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