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過剩不利於寶寶健康

爸爸媽媽們在給寶寶安排飲食的時候, 應該特別考慮到寶寶的營養問題, 應該根據寶寶身體的實際情況, 選擇有營養的食物, 要考慮到各方面的營養素是否均衡, 這樣寶寶就更容易吸收。 飲食量過少, 或是營養素供給不足都是相當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而營養過剩, 供給過多有時候也是不好的。 專家認為, 營養過剩不利於寶寶健康。

為什麼營養過剩不利於寶寶健康?

一, 蛋白質過多

蛋白質攝入後, 經消化、代謝便產生氮, 經過腎臟由小便內排泄。 腎臟的排氮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過多則不能負擔。

Advertisiment
而且嬰幼兒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善, 遇氣溫過高或孩子發燒、嘔吐、腹瀉時, 體內水份不足, 小便少, 可出現高氮血症, 表現為嗜睡、少尿、無尿、驚厥、甚至昏迷。 長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引起高血壓。

為了預防蛋白質過多, 提倡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兒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 以每公斤體重計算不超過3~4克。 如及時添加輔食, 每日最多保持1000克牛奶量已能滿足營養需要, 但要注意供給足量水分。

二, 碳水化合物過多

小兒過多吃食糖(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後, 除滿足正常的代謝需要外, 其餘都將轉化為脂肪而存於體內, 結果也會發生肥胖病和心血管疾病。

三, 脂肪過多

過多地給小兒食入脂肪, 易造成小兒肥胖, 使心臟負擔過重, 而發生心血管疾病。

Advertisiment
一般說來, 兒童在1歲內攝入脂肪過多, 大多將在成年時患心臟病。 因此, 小兒時肥肉等食品應少用。

四, 食鹽過多

烹調中所用的食鹽在化學上稱氯化鈉, 其中氯離子和鈉離子經代謝後, 也通過腎臟隨小便排出。 食鹽過多, 可造成鹽中毒, 小兒常出現煩躁不安, 長期食鹽過多, 可導致高血壓。

家長在給小兒烹調中, 要注意食鹽不宜放得過多。 有腹瀉嘔吐時, 應用淡鹽湯補充水分, 通常用一克食鹽加入一大碗(兩玻璃杯)水, 或稀釋的生理食鹽水。

五, 維生素過多

適量地補充維生素, 對維持人體的正常代謝及促進小兒生長發育起著一定的作用。 但是盲目地給孩子服大量的維生素, 對小兒機體是有損害的。

回饋總結:

從以上我們可以知道,

Advertisiment
營養過剩主要可以分為蛋白質過多, 碳水化合物過多, 脂肪過多, 食鹽過多, 維生素過多這五個方面。 而脂肪過多寶寶容易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碳水化合物過多容易出現肥胖病, 食鹽過多容易導致高血壓, 維生素過多對寶寶的機體也是有一定損害的。 因此, 爸爸媽媽在安排寶寶飲食的時候, 也要注意防止寶寶出現營養過剩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