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爬行是益智的好方法

孩子到了八九個月就會爬行, 不少年輕的父母, 怕孩子爬行時弄髒手足或傷及身體, 寧可抱著孩子也不讓孩子四處爬。 父母的這些作法是得不償失的。 研究表明, 爬行是嬰兒益智的最好方法。

爬行能使嬰兒更強健。 爬行時孩子總是昂著頭, 胸腹離地, 用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 這就鍛煉了胸腔腹背與四肢的肌肉, 並可促進骨骼的生長, 為日後直立行走奠定良好的基礎。 爬行能促進嬰兒腦發育。 爬行時, 嬰兒的姿勢不斷變換, 能促進小腦平衡機能的發育。 爬行時嬰兒必須保持眼、手、腳的相互協調, 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

Advertisiment
爬行時嬰兒的視聽範圍擴大了許多, 因而對孩子的智力潛能的開發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當孩子在繈褓中時, 視聽所及範圍很小。 坐著或躺著, 視聽範圍略有擴大, 但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多, 而當孩子爬行時, 姿態由靜到動, 範圍由點到面, 思維、語言與想像能力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與提高。

爬行能促進嬰兒的心理發展。 嬰兒在爬行時可自由地調整方向, 往往會爬的同時, 開始自由地坐下或躺下, 行動更為獨立, 活動範圍逐步擴大, 嬰兒可以興致勃勃地接近他感興趣的人和物, 為嬰兒擴大和深化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及開發智力創造了條件。


研究人員通過同齡嬰兒的對比觀察發現, 會爬的嬰兒動作靈活、敏捷、情緒愉快、求知欲高、充滿活力,

Advertisiment
而爬得少或不會爬的嬰兒, 由於接觸新鮮事物少, 往往顯得較為呆板、遲鈍、動作也緩慢些, 且易煩躁。 從孩子今後的發展中觀察發現, 沒有經歷爬行過程的孩子, 其語言能力低下, 出現閱讀錯行, 畫不直線段, 寫字老是出格子, 情緒不穩定等學習障礙。 甚至出現“多動症”。

一些幼兒康復中心利用“爬行”治療說話有困難的患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以“爬”為主的治療過程中發現, 爬得好的, 走起來也好, 學說話也快, 認字與看讀的能力也強。 因此, 專家認為爬行可促進人腦發育, 並主張幼兒爬得越早越好, 越多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