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愛缺失的孩子容易同性戀

人在0-3歲期間, 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是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孩子和母親是“共生”狀態, 母親是主要的角色。

從4歲到6 歲, 父親正式開始進入重要的角色階段, 孩子的心理需求重在獲得父母的肯定、讚美、認同, 並且開始大量模仿父母。

到了青春期, 孩子開始追求一種有力量, 有權威的愛, 母親的愛往往和這種需要相反, 在這個年齡的孩子眼裡會是柔弱甚至是過分關心。

如果孩子沒有在家庭裡找到這樣的愛, 他們會到外面尋找。 在一些個案研究中也發現, 無論男孩女孩如果在家庭得不到父親般的愛, 就會在外界中找到替代和滿足。

Advertisiment
比如女孩子如果有一個成熟一點的男性對她關心一點, 會在心裡產生不能抵抗的誘惑。

父親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價值系統和自信心, 因為母親是無條件的愛, 而父親的愛是有條件。

心理學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做爸爸認同的事情, 就能贏得爸爸的愛。 如果父親力量的缺失, 或者不被父親認同和讚賞, 會造成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降低, 並且缺乏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的底氣, 它決定了一個人在遇到困境時的心理底線, 如果足夠強大, 他可以應對未來一切的際遇。

父親能夠影響孩子的性別認同。 孩子和父親的關係好, 女兒會更具女性美, 兒子會更有男人味。 在與父親的互動中, 父親能把女兒女性部分更好地引發出來。

Advertisiment
同樣, 兒子會認同父親作為男人的責任、原則、胸懷、膽識與氣魄。 所以, 和父親關係很好的孩子, 一般不會出現同性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