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10個壞習慣影響BB一生

壞習慣, 不可怕,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 在孩子的成長中壞習慣可能就更多了。 因為他們還不瞭解真正意義上的對或者錯。 這些要靠我們來告訴他們。 但是單純的只告訴他們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而你呢, 還會說話不算話, 自己沒有去遵守。 父母們也許不知道, 自己的這些壞習慣正在引導孩子。 因為寶寶們也在“看事做事”!

壞習慣1

工作繁忙壓力大, 回到家看到4歲的女兒不是時候地又吵又鬧, 你終於忍不住大吼起來:“怎麼老是哭啊哭啊!別哭了, 真是個煩人精!”閱讀:把尊重與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Advertisiment

提醒:一個自尊並且尊重他人的孩子, 一定是先得到過成人的尊重。 如果我們不給予孩子這種尊重, 對孩子很粗暴, 孩子也會想當然地認為別人就應該按照我說的去做, 難以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壞習慣2

結婚多年, 你和愛人經常為一些“為什麼買雞不買鴨”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 當著女兒的面吵翻天, 事後又言歸於好。

提醒:我們的敵對、爭吵, 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 我們吵架時的神態、姿勢、語氣語調、用語都被孩子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 日後孩子在遊戲時, 就對著洋娃娃嫩聲嫩氣地罵, 狠狠地打娃娃, 或者對小朋友說粗話、髒話。

壞習慣3

你辛苦工作, 勤儉持家, 捨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

Advertisiment
可是對兒子卻很大方, 他要奧特曼、要超人都照給不誤, 也不叫他節省。 你想:獨生子女社會, 不就是為了一個孩子嗎?

提醒:我們的這種“愛”, 會使孩子只懂得到, 不懂付出。 孩子怎麼能體會到掙錢的辛苦呢?

壞習慣4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裡, 總是習慣性地問女兒:“今天在幼稚園裡過得怎麼樣?”一邊問, 一邊就忙著做飯, 整理房間, 或者看報紙。

提醒:我們的行為好像在告訴孩子:我並不關心你的答案, 我現在真正關心的是能不能趕緊準備好晚飯, 或整理好房間、看完今天的報紙。 ”這種做法只能從孩子那裡得到一個令人又驚又氣的答案:“沒什麼”, “湊合”, 或者“還行吧”。 於是, 孩子從我們身上學會敷衍別人。

壞習慣5

你兒子為爭奪玩具而跟別的小朋友吵架,

Advertisiment
你罰孩子一星期不許玩玩具。 幾天後, 你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懲罰有些過重了, 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後一致”, 於是說服自己, 不想把自己的話收回。

提醒:我們犯了錯誤, 拒不認錯, 孩子也跟著一錯到底。

壞習慣6

家裡電視機壞了, 你請兒子的舅舅來幫忙修理。 到了約定的時間, 舅舅卻打電話說有急事來不了了。 你掛斷電話, 對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後再不找他幫忙了。 ”

提醒:責備和埋怨不僅無濟於事, 還給孩子做了一個壞的表率:在面對失望的時候, 我們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壞習慣7

晚飯後, 女兒吵著要你給她講故事, 可你總是不停地忙著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間;回復郵件或者查看一些資訊;剛要坐下講故事,

Advertisiment
忽然又有什麼事情要去處理了。

提醒:我們的行為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 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遊戲, 為了在這個社會裡生存和生活, 必須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時無休止地工作。

壞習慣8

你和兒子排隊在超市等著付款。 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面。 你要求她到後面排隊去。 但是她對你的話置之不理, 於是你提高嗓門, 與她理論, 最後爭吵了起來。

提醒:我們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 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駡乃至打架都是解決衝突的好辦法 。 你就會經常看到孩子為了爭搶玩具而與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壞習慣9

Advertisiment

你是幼稚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 老師請你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 可是你一直很忙, 截稿前一天還不能完成這幾篇文章。 這時候, 你打電話給老師, 告訴她你病了, 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

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 那麼, 我們平時告訴孩子要“說到做到, 決不食言”的光輝形象就毀於一旦, 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 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脫。

壞習慣10

婚姻之路終於走到了盡頭, 你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 於是你對6歲的女兒歷數另一方的不是, 並且告訴女兒:“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你從此再也不要理他。 ”

提醒:這樣做, 孩子學會了恨, 在達不到目的時就搞破壞, 搗亂, 進行報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