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父母4種風格決定孩子能力

NO.052/2010.2.20     要培養孩子有愛心、懂得照顧別人、善于與人交往, 什么方法最有效?

將近半個世紀前, 心理學家就發現:父母的養育風格, 直接決定了親子交往的質量, 是影響教育效果的神奇“開關”, 對于孩子的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影響深遠。

·父母的養育風格可分為4種類型
·小貼士

父母的養育風格, 可以分為4種類型:

◎ 權威型

·父母的特點:

關心孩子, 傾聽孩子, 對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應, 給孩子貼心的幫助, 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對孩子提出明確的要求, 這些要求是一個人適應社會所必需的, 而不是從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緒出發的,

Advertisiment
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貫的。

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對他提出這些要求, 同時鼓勵孩子與自己交流。

·家庭的氣氛:

父母和孩子很親密, 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覺得父母可親可敬, 信賴父母, 對父母的教育持開放和接受的態度,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發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誠、合作、自立的品質, 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 社會適應良好, 能愉快而自信地學習。

◎ 專制型

·父母的特點:

對孩子控制得很嚴, 并且要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的各種要求, 一旦孩子違反, 會嚴厲地懲罰孩子。

與權威型父母相比, 他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從自己的喜好出發, 很少跟孩子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做,

Advertisiment
使孩子幾乎無法獨立選擇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

不關心孩子, 孩子感受不到他們的溫暖和支持。

·孩子的發展:

在這類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往往容易形成行為上的兩面性, 而且焦慮、退縮、不滿、對人缺乏信任, 同時也缺乏自信, 心情不開朗, 容易產生報復心理和攻擊行為。

◎ 縱容型

·父母的特點:

無條件地愛和接受孩子, 但對孩子沒有要求, 不加控制, 或者即便提了要求, 也不堅持讓孩子做到, 大有盡量讓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孩子的發展:

由于缺乏指引, 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該不該做、做得對不對。

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 但是內心常常焦慮不安, 而且心理發展不成熟, 自控能力很差, 缺乏進取心和探索精神。

Advertisiment

◎ 忽略型

·父母的特點: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 既不關心孩子, 也不對孩子提要求。

對孩子漠然、拒絕, 親子之間缺乏交往和溝通。

·孩子的發展:

產生很多行為問題, 身心都得不到健康發展。

小貼士

   判斷父母的養育風格可以依據兩個標準:一是父母是否關愛孩子, 二是父母對孩子是否提出要求。

既關愛孩子, 又對孩子有要求的父母, 是權威型(或稱民主型)父母;

對孩子缺乏關愛, 但嚴格要求的是專制型父母;

關愛孩子, 但對孩子沒有要求的是縱容型父母;

對孩子既無關愛, 也無要求的是忽略型父母。

養育風格理論得到了很有力的證實, 但是, 人們也發現, 當它走進東方文化時, 卻需要重新審視。 傳統的中國家庭強調孩子孝敬父母、父母嚴格管教孩子,

Advertisiment
很容易被劃分到專制型中。 然而,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給孩子適當的行為規范, 也要給孩子溫暖和關愛, 保持家庭和睦。 這更接近權威型的養育風格, 而不同于專制型父母對孩子的苛求和支配。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 利于孩子成長的親子關系中, 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 那就是: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期待和關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