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有些父母發牢騷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話, 他們教育孩子時常會寸步不讓地說:今天非讓你聽話不可(這是比較文明的說法)!邊打邊對孩子說:知道為什麼打你嗎?孩子抽抽噎噎地說:知道, 這是為我好。
我在想, 當父母與孩子發生矛盾時, 究竟是誰該先讓一步?多數父母會認為, 如果不把孩子的壞習慣糾正過來, 他下次就會走得更遠。 有的父母認為, 如果不殺一儆百, 下次管教孩子時就不再有父母的威信。 這是常被混為一談的兩件事情:孩子的教育與成人威信。
成人的生活經驗和對痛苦的耐受力顯然要比孩子強,
Advertisiment
而對孩子來講, 其思維呈線性, 即所謂“初級思維過程”:我想的東西一定要得到, 我產生的願望一定要實現。 孩子對欲望不能滿足的痛苦耐受能力遠弱于成人, 當自己的欲望未能實現時, 他們所產生的恐怖症完全可以用滅頂之災來形容。
Advertisiment
這需要父母們在滿足孩子的欲望和緩解其痛苦之間形成一個緩衝區, 在孩子痛苦時給予安撫, 在其幸福時給予指導。 孩子的心中就會體會到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理解, 就會逐漸明白:父母對自己的關心是無限的, 而自己的欲望能夠滿足的程度是有限的, 他們就會逐漸形成自己與他人、內心欲望與外在現實的界限, 而這一界限是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
父母不願承認自己可以對孩子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