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不妨允許自己“心太軟”

明確的限度、清楚的規則, 獎罰分明、令行禁止, 這些都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 但是父母偶爾破破例, 也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過一篇文章, 講述一個4歲男孩從玩具店偷偷拿回一個小玩意兒的故事。 文章建議媽媽應該帶著她的孩子去商店, 把拿回家的東西還回來, 並且向店主道歉。 這是我們最經常看到或者聽到的關於孩子做了錯事怎麼辦的建議, 也是很多媽媽在相似的情況下最經常採用的方法, 但是, 這一定是最正確的辦法嗎?不一定, 這裡我們聽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一個玩具和五個玩具

Advertisiment

這是愛珂小時候的故事:“一次, 我和爺爺一起去商店, 爺爺想送給我一輛玩具小汽車, 但是我特別喜歡那個彩色尾巴的小馬。 可是我不好意思把我的願望告訴爺爺, 於是就在他沒有留意的時候偷偷地拿走了一匹。 回家之後, 我的心裡特別難過, 整個晚上都很厭惡去回想這件事情。 於是第二天早晨, 我把事情告訴了媽媽。

“媽媽態度讓我終生難忘。 她拿起那個小馬, 笑著表揚我能夠承認錯誤, 並且向我許諾說‘一切都會過去的’, 然後就出門了。 一個小時後她回到家裡, 又帶回來了另外五個彩色尾巴的小動物玩具。 原來, 她去了那家商店並且又挑了幾件東西給我, 在結帳的時候, 她告訴收銀員她應該付的是是六件玩具的錢,

Advertisiment
並且說明了原因。

“當時, 我的心裡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 現在回想起來, 那應該就是‘如釋重負’吧。 ”

第一, 你錯了;第二, 媽媽依然愛你

我們很難輕易接受愛珂媽媽的這種方式, 因為這與我們所宣導的教育觀點格格不入。 一般, 家庭教育強調是非分明並且前後統一, 對於孩子的某種行為, 我們應該保持同樣的態度, 這樣才能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 哪些行為大人會贊同, 哪些則要遭到批評和懲罰。 也就是說, 不應該是今天禁止孩子做的事情, 明天就被允許了, 後天又變成禁令了。

但是在愛珂的故事裡, 她的媽媽完全背離了這種原則。 對於孩子的錯誤, 她非但沒有教訓、懲罰孩子, 也沒有表現出對孩子這種不良行為的厭惡,

Advertisiment
而是首先表現出對孩子的理解和愛, 甚至還送給孩子一些禮物。 對於這件事我們應該怎麼看呢?

愛珂能向父母承認她的錯誤並且深感羞恥, 這就已經是對她的一種懲罰了, 如果按照慣例依舊批評她或者要求她向店主道歉的話, 就相當於讓她再次面臨尷尬, 對於孩子來說, 這種懲罰無疑太過了。

那麼, 媽媽又給女兒買了五個其他的玩具小動物, 這種做法明智嗎?

其實, 愛珂媽媽的處理方式有她的說服力, 因為這涉及到父母希望通過這件事情達到什麼教育目的。 顯而易見的是, 女兒明白“偷東西是可恥的”, 這說明此前道德層面的教育已經達成效果。 此時, 媽媽再通過小禮物告訴孩子:“媽媽是愛你的,

Advertisiment
即使你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媽媽一樣不會嫌棄你和疏遠你。 ”這樣, 情感層面的教育也完成了。

有時, 父母所表現出的溫柔大度, 可能比苛刻的懲罰更有效果

兒童教育學者認為:我們可以靈活地看待“教育的一貫性”, 有些時候父母們可以甚至應該打破規則。 因為在特定情境下父母所表現出來的溫柔大度, 對孩子來說可能比苛刻的懲罰更有效果, 比如:在公共聚會的場合或者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裡, 父母不妨讓自己偶爾心軟一下

教育心理學家列舉出以下“墨守成規”的不必要性

·成年人的生活經驗、自身的學識以及生理上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使得他們能夠調整自己行為不出格, 但是孩子缺乏這種能力,

Advertisiment
因此父母應該表現得更寬容一些;
·生活並不是由苛刻的規則組成的, 父母們在規則前面的靈活變通, 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經驗, 對他們今後的生活、工作都非常有幫助;
·孩子不是電腦程式, 他們可以接受這種看上去的自相矛盾——時而嚴格、時而寬容對他們來說並不會引起困惑;
·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經常性的懲罰, 會使得孩子變得退縮, 不願意嘗試和學習新的東西。

這時, 可能一些父母會感到困惑:難道說他們既要樹立威信, 又要在必須的時候親自破壞自己制定的規則?

對此, 德國漢諾威的教育心理學家及作家沃爾夫崗·伯格曼在他的著作《好的威信》中, 把這種矛盾作為重要的教育原則提了出來。 他說:“現代的‘獨裁’一方面需要父母對要求、規則和標準的準確表達, 並且讓孩子清楚必須遵守它們——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對成長很重要;但是另一方面,又要留下廣闊的變通餘地,對犯錯誤的孩子有寬大處理的可能,因為畢竟規則是在一個相當複雜的社會當中使用的。”

這些時候,父母不妨允許自己“心太軟”

1、當你的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做了傻事,或者他已經為偷拿玩具、和小朋友打架的事情而後悔的時候;
2、當小淘氣已經受到足夠的懲罰的時候。比如:他不顧父母不許翻牆的禁令,結果掉下來摔破膝蓋的時候,攙扶比責駡更有效;
3、當按規矩行事反而會惡化氣氛,適當的幽默可以化解“劍拔弩張”的時候,不妨打破一下規則,給孩子一個“臺階”;
4、當孩子只是在發揮自己的搞笑天才,讓你陷入他的惡作劇的時候,你不如讓他得逞一下,畢竟你是孩子的而不是規則的守護神;
5、當你的心情不錯的時候,全家集體破例一次,反而會讓他感覺遵守規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6、再有,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不妨放寬對他的限制,因為他首先是一個孩子。

並且讓孩子清楚必須遵守它們——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對成長很重要;但是另一方面,又要留下廣闊的變通餘地,對犯錯誤的孩子有寬大處理的可能,因為畢竟規則是在一個相當複雜的社會當中使用的。”

這些時候,父母不妨允許自己“心太軟”

1、當你的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做了傻事,或者他已經為偷拿玩具、和小朋友打架的事情而後悔的時候;
2、當小淘氣已經受到足夠的懲罰的時候。比如:他不顧父母不許翻牆的禁令,結果掉下來摔破膝蓋的時候,攙扶比責駡更有效;
3、當按規矩行事反而會惡化氣氛,適當的幽默可以化解“劍拔弩張”的時候,不妨打破一下規則,給孩子一個“臺階”;
4、當孩子只是在發揮自己的搞笑天才,讓你陷入他的惡作劇的時候,你不如讓他得逞一下,畢竟你是孩子的而不是規則的守護神;
5、當你的心情不錯的時候,全家集體破例一次,反而會讓他感覺遵守規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6、再有,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不妨放寬對他的限制,因為他首先是一個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