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不要把意志強加給孩子

你這樣的孩子不要最好

賈瑞潔覺得媽媽的最大本事是說不要她。 媽媽如果想讓賈瑞潔做什麼事, 她沒做到, 或者她沒聽話, 媽媽就說:“你這樣的孩子不要最好。 ”剛開始賈瑞潔可害怕了, 上學時心裡都七上八下的。 到後來她也不怕了, 因為媽媽雖然這麼說, 但賈瑞潔知道她不敢不要自己。 賈瑞潔感覺媽媽這樣做也是任性的表現, 就像自己一樣, 跟媽媽要錢買布娃娃, 如果媽媽不給, 就說“我不上學了”或“我不吃飯了”等等。 媽媽老那麼說, 賈瑞潔也習慣了, 只是時間長了她也學會了媽媽這一套。

一個星期天,

Advertisiment
一位媽媽帶著三歲的兒子去附近的公園玩。 看見別的孩子都在兒童樂園裡歡快地蹦著、跳著, 兒子也想進去玩。 可進去以後, 兒子卻只能玩些邊上的小椅子和小木圈, 不敢到蹦蹦床上去。 因為他看到那裡有些大孩子蹦起來很高, 他便不敢去了。 當時媽媽覺得很丟臉, 別人家的孩子敢玩, 我的兒子為什麼不敢呢?於是就鼓勵他:“不怕, 上去和大哥哥一起蹦蹦, 很好玩的!” 兒子還是不敢。 媽媽有些心急, 不管兒子怎麼想, 給他脫了鞋子, 把他抱到蹦蹦床上。 蹦蹦床上因為有很多孩子在蹦跳, 自然彈個不停, 兒子一下子被嚇哭了!這讓媽媽更急了, 她繃起臉對兒子說:“你今天不跳我就走了, 不要你了, 把你扔在這裡!”兒子的哭聲越來越響,
Advertisiment
一個看管蹦蹦床的女人過來勸媽媽說:“孩子太小了, 別惹孩子哭了。 大熱天的, 容易哭壞嗓子。 ”可媽媽卻固執地說:“你今天不跳就不要你了。 ” 後來, 兒子也許看到媽媽的態度很嚴厲, 只好放低哭聲, 一個人撅著屁股在那裡爬。 媽媽則有一種勝利的喜悅, 站在那兒看著兒子爬行。 十分鐘過去了, 兒子雖然沒有站起來和別的孩子一樣高興地蹦蹦跳跳, 但他終於不再哭了, 也慢慢站起來扶著蹦蹦床的邊沿走動。 媽媽很高興自己的成功。 回家的路上, 媽媽帶兒子去了商場, 給兒子買了一個五十多元錢的玩具車。 當媽媽把車送到兒子手上的時候, 兒子卻一下子把車扔到媽媽的身上!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這位母親首先是任性的。

Advertisiment
她逼迫僅僅三歲的孩子一定要在蹦蹦床上玩, 在她看來, 這是在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可每個孩子的個性是不同的, 素質也不同。 這位元母親卻忽略了孩子的個性特徵和能力, 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幼小的孩子, 這是不是母親的任性呢?

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的任性可以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事, 孩子也會順從父母的意志。 但當孩子長大一些以後, 父母的任性往往會培養出更加任性的孩子, 他們會叛逆, 會反抗, 會追求自己的尊嚴。 所以, 我們看到的是任性的孩子, 寧願捨棄生命也不再屈服于父母的安排。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悲劇, 恰恰是因為父母的任性培養了孩子的任性。

任性的父母, 不僅會教育出任性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而且還會對孩子的其他人格特徵產生不良影響。 例如, 在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忽略孩子個性的過分管制下, 有的孩子變得軟弱, 有的孩子變得缺乏責任心, 還有的孩子變得依賴性強、推卸過失等等。 這些性格特徵都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的人格缺陷, 並最終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位嚴格的母親, 一位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她的意願發展的母親, 要麼培養出唯唯諾諾的孩子, 要麼培養出與父母為敵的逆子。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建議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首先克制自己的任性。 當您要責備孩子的任性時, 是否可以先檢查一下自己的行為, 看看自己是否太任性?也許您的工作壓力很大, 也許您經常被煩惱包圍著,

Advertisiment
也許您有太多的願望需要孩子幫您實現, 但孩子有自己的生活道路, 如果您一定要把孩子變成自己的影子, 培養出一個和您一樣任性的孩子, 那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