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不那麼嘮叨,孩子會更優秀!

以前, 小編最不喜歡媽媽的就是:太嘮叨!你少穿一件衣服, 她要嘮叨半天;你少吃一碗飯, 她也要嘮叨半天;不小心犯了個錯誤, 更是不知道要被嘮叨多少遍……

後來自己當了媽, 沒有想到自己也變成了媽媽當年的嘮叨樣。 看著寶寶不吃飯, 我會嘮叨;看著寶寶調皮, 我也會嘮叨。 其實我們都知道, 嘮叨父母愛孩子的一種表現, 但是這種方式太煩人。

而且我們也深知, 父母越嘮叨, 孩子反而越不愛聽, 甚至有時候還會有產生逆反心理。 好的父母, 一般都不愛嘮叨, 話很少。

少嘮叨, 多傾聽

Mommy聽侄女兒講過2個關於她和媽媽之間的小故事:

Advertisiment

故事一:有次她跟妹妹在房間裡面玩, 妹妹淘氣不小心把茶几上的煙灰缸弄掉在地上打碎了。 媽媽聽見聲音進房間, 就對她說:“苗苗, 你是不是又淘氣了?”

“沒有。 ”

“煙灰缸都碎了, 你還說沒有?你這孩子怎麼一點兒也不讓人省心呀, 你就不能……”

媽媽一頓數落, 她根本插不上嘴, 只好委屈得哭了起來。

故事二:有次她在沙發上看電視, 妹妹看見了也想爬到沙發上去, 可是不小心摔倒了, 她正打算下來扶妹妹。

可是這時候媽媽進來了, 看見妹妹摔倒在地, 就說:“苗苗, 你就不能照顧一下妹妹嗎?”

現實中, 很多媽媽也會像苗苗媽一樣, 在不明事實真相的時候, 就對孩子一頓數落、指責。

其實好的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

Advertisiment
只有學會了傾聽, 才能知道孩子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從而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磨刀不誤砍柴工, 與其嘮叨個沒完, 不會先學會傾聽。

少嘮叨, 多做事

很多父母認為教育孩子就是告訴孩子什麼該做, 什麼不該做, 於是經常對孩子說這樣不可以, 那樣不行。

“寶寶, 不可以去摸水壺!”

“寶寶, 不要玩遊戲……”

“寶寶, 不要亂扔垃圾!”

我們跟孩子說了很多什麼能做, 什麼不能做, 可最後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最好的教育從來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而且身教比言傳更容易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與其跟孩子說不要亂扔垃圾, 還不如自己把掉在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好的父母, 會用自身的實際行動, 去對孩子做潛移默化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少嘮叨, 多等等

有次去朋友家做客, 到了吃飯時間, 她兒子因為忙出去跟小朋友玩, 才吃了幾口就不吃了。 孩子的奶奶, 正打算端著飯過去喂孩子, 卻被朋友阻止了。

然後才下午2點鐘不到, 孩子就嚷嚷著肚子餓, 孩子媽媽說:“現在已經過了吃飯時間, 而且飯中午都吃光了, 你要麼餓肚子要麼吃面(孩子不愛吃面)。 ”

“那吃面吧。 ”

後來孩子硬著頭皮把一碗面吃了。

面對孩子的錯誤, 有時候長篇大論, 還不如讓孩子自己去面對結果。

馬克思說, 人類學會走路, 也得學會摔跤, 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 有時候用事實說話, 勝過千言萬語。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與其對孩子喋喋不休, 還不如多聽、多做、多等一下。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