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發現三五家長圍坐在一起聊天會談到孩子自理能力的問題。 如果有家長說起自家的孩子自理能力差, 不能料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時, 其他家長也會馬上跟著加入討論, 其實自家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兒去, 這也不會, 那也不行, 馬上到了上學的年齡了, 這可怎麼是好呢?
Advertisiment
1.習慣養成是關鍵
父母如果只是談論自己的孩子自理能力差, 而不去找為什麼自理能力差的原因的話, 那麼孩子可能永遠也自理能力差。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跟父母有著很大關係, 孩子從小的習慣養成就是關鍵。 如果父母沒有幫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自理習慣的話, 在短時間內要孩子學會生活自理那還真是一件麻煩事。
父母需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來, 比如自己穿衣服, 自己裝飯, 自己整理房間,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等日後就成了孩子自理生活的強項,
Advertisiment
2.少包辦, 給孩子自理的機會
有些家庭的孩子之所以沒有自理能力, 那完全是父母的問題。 因為父母和家人包辦了所有的事, 孩子過的是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日子, 從來沒有進過廚房, 甚至連自己的洗臉手巾都沒有掛過, 更別說從小自己洗衣服啦!父母要想孩子到了學齡段能生活自理的話, 那麼就要改掉包辦的惡習, 給孩子自理的機會, 讓孩子來孩子才能學會, 不然永遠是白搭。
3.給與鼓勵和表揚
Advertisiment
當孩子自己穿好了衣服走出房間時, 父母如果用讚揚的語氣對孩子說:“表現真不錯!自己學會穿衣服了, 來, 媽咪親一個!”給孩子一個甜蜜的親吻, 孩子下次穿衣服必定會更快更好。 雖然你明明發現孩子扣錯了一個扣子, 但你並沒有誇張地指責或嘲笑, 而是蹲下身來, 親吻孩子的時候幫他扣好扣子。
4.相信孩子能行
Advertisiment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 像孩子學會第一次走路, 第一次騎自行車等等。 孩子要學會生活自理, 也要從第一次開始, 也許他們會做得不怎麼好;也許他們會把事情搞砸, 但只要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 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 孩子就一定能學會。 有些事情並不需要父母去動手, 但需要父母默默站在孩子們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