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別傷害孩子的自尊

“請勿打擾”。
讀者不要以為“請勿打擾”這是在賓館門把手上掛的牌。 實際上, 這是在一個家中孩子房間的門把上掛的牌。 門上還寫著“有事請先敲三下, 允許, 方可進入”。
一次, 母親未敲門進入房間, 孩子竟惱怒地大聲問道:“有什麼事?為什麼不敲門進來”!家長十分傷心, “白養這麼大了, 怎麼這樣對待我們。 ”可是這位中學生卻說:“我看書寫作業時, 有時學著學著, 感到背後喘氣聲, 猛一回頭, 發現爸或媽正在偷偷地看我。 每當這時, 我就覺得自己像做錯了事, 氣得跟他們吵。 對他們不敲門進房間我特反感, 每個人都要尊重別人的想法,

Advertisiment
父母也不例外。 ”
孩子之所以要求父母“請勿打擾”, 根本原因在於父母無視孩子的存在, 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與自尊, “看”著孩子學習, 引起孩子特反感。 這件事情表明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他們也有自尊。
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 孩子, 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同樣也具有自己敏感的自尊心。 孩子渴望被尊重, 被承認, 家長就應該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中小學生對尊重的需要, 可以分為四個層次:1、平等與公正;2、信任與理解;3、尊重與自信心;4、獨立與自主。
父母要瞭解孩子對“受人尊重”的需要,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至少應該做到:不經常談論孩子過去曾犯過的錯誤;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不在他人面前談論孩子的長短;不偷聽孩子的電話;要相信孩子,
Advertisiment
不要隨便懷疑孩子;重視並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批評孩子時應弄清真相, 不要主觀武斷;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及孩子的朋友等等。
斯特娜夫人說:“自尊心是一個人品德的基礎。 若失去了自尊心, 一個人的品德就會瓦解。 ”一個女中學生在傾吐成長的煩惱時, 在寫給媽媽的建議中說:“請保護我的自尊心和隱私權。 ”為人父母要聽一聽孩子發自心底的呼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