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李開完家長會回來, 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抽煙, 等著兒子回家。
幾分鐘後, 兒子和媽媽剛一進門, 老李就對兒子喊:“你給我過來!”媽媽一愣, 趕緊擋在兒子前面:“你幹嘛?老師跟你說什麼了, 你就對兒子這麼凶?是成績不好還是怎麼回事?”老李一指兒子說:“你自己問他。 就沒見過他這麼窩囊的!老師讓他當蔔部, 可他卻說不想當, 無論老師怎樣說他部小當, 真是氣死人!人家想當還當不上呢, 他卻不願意, 這是哪門子事啊?”
媽媽把兒子拉到身邊, 問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兒, 原來, 這個學期重新選班幹部時, 老師想讓小李競選體育委員。
Advertisiment
老李說:“說你行, 你就行, 你自己怎麼就這麼沒有出息, 怎麼這麼膽小?”小李在爸爸的訓斥下, 低著頭說:“其實我也想當, 可真的又很害怕。 怕有的同學不聽我的, 怕萬一干不好讓別人笑話。 還有, 點我都沒敢跟老師說, 我覺得當體育委員就得管別人, 上課間操, 課後鍛煉什麼的, 老是得點人數, 記考勤, 肯定得罪人, 我就更不敢了。 ’老李又氣又無可奈何地說:“這也怕, 那也怕的,
Advertisiment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 但是一旦發現孩了因為膽小, 不自信, 而失去鍛煉, 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時, 父母往往就會比較傷心, 生氣, 因此一味地批評孩子窩囊, 沒出息, 希望孩子能夠勇敢一點、自信一點。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 其實每—個孩子都想很好地表現自己的能力, 展示自己的才華, 都希望有機會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擁護。 但是每當機會真的來臨時, 孩子卻因為種種原因膽怯了, 退縮了。 這時, 孩子自己的心裡也很難過, 很矛盾, 甚至很痛恨自己。 父母的訓斥和批評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使孩子的心情更加沉重。
Advertisiment
孩子本來就有心理負擔, 非常矛盾, 困惑的時候, 父母不僅沒有給予關愛, 幫助, 反而是否定, 教訓, 這會使孩子感到父母作為自己最親近的人, 也不能理解自己, 支持和信任自己, 從而對父母感到失望.產生隔閡。
孩子本身就缺乏自信, 父母小去想辦法鼓勵他, 而在“恨鐵不成鋼”的心理驅使下, 給孩子定位為窩囊, 沒出息、丟人等, 只會使孩子更加懷疑自己, 更加沒有自信, 並從此背上一個思想包袱:連爸爸媽媽都這樣說我, 看來我真的是不行, 真的沒有本事。 這樣一采, 孩子將來就可能真的變得很沒出息了。
使用語言發洩自己的不滿。 像什麼“你真是個窩囊廢”等此類語言便脫口而出, 父母們也知道這些語言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