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的人生

我一直覺得人與人的相處是一種很微妙的學問, 即便是和我們的父母親, 我們的孩子。 總之兩個即使帶著血緣關係的人相處到一起就是一種學問。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 我們教育最主要的是我們的教育思想方針, 而這個思想方針是通過我們的語言表達和肢體表達來完成的。  


父母和孩子說話的語氣對孩子的作用

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 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

如, 孩子想學打羽毛球, 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 只要努力學, 認真學, 一定能學會打球的。

Advertisiment
”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 並讓他明白, 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 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 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 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 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 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 跟你對著幹, 而粗暴地反對他。 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 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 你不能發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 不好好學習, 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 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

Advertisiment
不過, 玩完了, 可一定要學英語。 ”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 可用商量的語氣, 讓他明白, 他跟你是平等的, 你是尊重他的。 比如, 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 可以這麼說:“星星, 玩具亂丟, 多不好的習慣啊, 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麼搞的, 玩具亂丟, 快點去收拾好!”否則, 孩子聽你責備, 心裡就會產生反感, 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 也是不開心的。

讚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 都有表現欲, 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 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 孩子畫了一幅畫, 也許畫得不是很好, 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點。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 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畫得一般, 好好練。 ”這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 應該用讚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麼好, 繼續努力, 一定會畫得更好。 ”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 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 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 這是不可能的。 當孩子做錯了事, 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 而應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 積累經驗, 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 你不能責備他:“連個碗都端不穩, 真笨。 ”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 應該用鼓勵的語氣:“星星不小心打爛了碗,

Advertisiment
沒關係, 以後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 ”這樣, 既教給實踐的方法, 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父母最不應該對孩子說的10句話

1.我們是不行了, 孩子, 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發展當成自己唯一的指望, 是一種喪失自我的表現。 這種家長往往得過且過, 患得患失。 自我喪失感雖然是為人父母的共性, 但它並不是一種健康的心裡, 這種心裡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2.“你看看人家誰誰誰!”

或許這是家長們最長說的一句話了, 而恰恰是孩子們最討厭的一句話。 這種比較對孩子價值觀確立是一種極大的干擾, 對於孩子的自我評價系統也是一種破壞。

3.“沒時間管你, 不掙錢怎麼過日子啊?”

名人言:“沒有時間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Advertisiment
”抽時間和孩子相處是教育最大的前提。

4.“寶寶, 爸爸不聽話, 打他!”

經常見到一些父母把孩子當玩具或者寵物, 為了好玩, 開這樣或那樣的玩笑。 要知道孩子小時候是不辨是非的, 什麼行為得到鼓勵和刺激, 什麼行為就得到強化。 父母不應該隨便利用孩子開玩笑, 在這些無聊的玩笑中, 孩子會養成不良的習慣, 滋生不良的價值取向。

5.“進了前三名, 媽媽給你買……!”

物質獎勵看似是一種增強孩子動力的保障, 其實弊大於利。 孩子學習不是為家長學的, 考砸了懲罰, 考好了獎勵, 破壞了孩子對知識的正常理解, 也助長了孩子的功利心。

6.“沒有原因, 我說不行就不行!”

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 源于家長頭腦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 這不僅會導致親子關係對立,更會破壞和妨礙孩子的公正心和民主意識成長,缺乏協商能力,甚至還會滋生暴力傾向。

7.“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誰管得了你啊?”

一般父母這樣說的時候,並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舊錯從犯,這會讓孩子覺得委屈。此類方法前兩次用或許會讓孩子感到愧疚,但是用多了就會引起逆反心理,索性將錯就錯。

8.“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樣就怎樣!”

因為孩子是自己養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把願望強加于孩子,任由情緒隨意發洩,無視孩子的個人意願。會讓孩子心生怨意,久而久之形成孩子與家長關係緊張或滋生叛逆。

9.“你怎麼這麼笨?”

反復的言詞否定,無異于毀滅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自我否定並且在面對同一件事時越來越恐懼。

10.“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你要爸爸還是要媽媽?”

如果是真離婚另當別論,如果僅僅是個玩笑,那就太愚蠢了,孩子會因此產生恐懼心理,他一定會想爸爸媽媽為什麼要離婚?他們是不是不要我了?他也一定會考慮自己會跟誰,但結果更遭,因為他發現跟誰都很痛苦。如此周而復始地焦慮不安,很可能形成抑鬱情緒。

這不僅會導致親子關係對立,更會破壞和妨礙孩子的公正心和民主意識成長,缺乏協商能力,甚至還會滋生暴力傾向。

7.“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誰管得了你啊?”

一般父母這樣說的時候,並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舊錯從犯,這會讓孩子覺得委屈。此類方法前兩次用或許會讓孩子感到愧疚,但是用多了就會引起逆反心理,索性將錯就錯。

8.“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樣就怎樣!”

因為孩子是自己養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把願望強加于孩子,任由情緒隨意發洩,無視孩子的個人意願。會讓孩子心生怨意,久而久之形成孩子與家長關係緊張或滋生叛逆。

9.“你怎麼這麼笨?”

反復的言詞否定,無異于毀滅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自我否定並且在面對同一件事時越來越恐懼。

10.“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你要爸爸還是要媽媽?”

如果是真離婚另當別論,如果僅僅是個玩笑,那就太愚蠢了,孩子會因此產生恐懼心理,他一定會想爸爸媽媽為什麼要離婚?他們是不是不要我了?他也一定會考慮自己會跟誰,但結果更遭,因為他發現跟誰都很痛苦。如此周而復始地焦慮不安,很可能形成抑鬱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