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在或不在,孩子過節方式大PK

一提到過節, 立馬就能想到孩子們在嬉戲打鬧, 大人們在談笑風生, 大家團圓和氣的圍坐一起的畫面, 是多麼的溫馨美好。 然而,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麼幸運。 他們長年沒有父母的陪伴, 甚至是過年過節, 也很難與自己的父母見上一面。 那麼, 他們到底是誰?而像他們這樣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 跟別的孩子的過節方式又有何不用?小編現在來告訴你。

一家團圓, 非留守兒童這麼過節

大家一起來吃團圓飯

在孩子們的世界裡, 過年跟過生日同樣重要!因為一到除夕夜, 一家老少都為此歡聚一堂, 吃著餃子,

Advertisiment
看著春晚。 大人們坐在一起談笑風生, 孩子們則在一旁嬉笑玩樂, 就這麼熱熱鬧鬧的直到新年鐘聲的敲響, 全家再一起倒數過新年。

耶誕節收禮物

再來看看即將到來的耶誕節, 最讓孩子們興奮的就是收禮物了, 而不管是怎樣的禮物, 裡面都會附上贈送者美好的祝福。 此外, 有些父母還會提早把家裡佈置一番。 比如在家裡掛上各種燈飾, 貼上各式貼紙, 再擺上一棵標誌性的聖誕樹等。 這樣一來, 孩子們即使呆在家, 也能感受到濃濃的聖誕氣氛。

本文為獨家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父母之愛不在身邊, 留守兒童只能這麼過

留守兒童好奇的注視著前方

有這麼一群孩子, 平常大部分時間, 甚至是過年過節,

Advertisiment
父母恐怕都不能留在自己的身邊。 他們的父母為了謀生糊口, 不得不長年在外地打拼, 而這些留下來獨自生活的孩子, 被稱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有一部分是交給家中的老人撫養, 但仍有一小部分甚至是不確定或無人監護的。 對於他們來說, 父母的愛像是一種祈求, 又或者說是他們每逢生日過節唯一會許下的心願。 當別的孩子都在享受父母無微不至的愛與呵護時, 他們像是被遺忘在鄉下, 孤獨地像荒草一樣生長。 也許是天意弄人吧, 他們必須從小就學會自立自強, 苦中作樂, 永遠保持微笑。 他們不得不承擔起他們這個年齡本不應該承擔的責任。 每天很早就起來做飯, 然後上學, 很多時候還必須請假在家耕地種田。
Advertisiment
正因這種日復一日的生活, 你也很難在他們臉上看到笑容。

留守兒童的玩樂時光

每到過節時, 他們看似堅強的外表始終抵不過心底對父母的牽掛。 這時候, 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只能通過打電話與父母聯繫, 而且通話時間都不會超過三分鐘。 不過, 有少數的留守兒童已經很久不跟父母聯繫, 甚至不喜歡與人交流, 內向且封閉自己, 什麼節日對他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

然而, 有一位留守兒童的爺爺向我們透露了他的心聲。 爺爺說道, 和有父母的小孩比, 他家6歲的孩子沒有孩童的天性, 不會像別的孩子那樣撒嬌。 他都是乖乖吃飯, 乖乖看電視, 乖得有時候會讓他心疼。 此外, 孩子除了在節日也許能見上父母一眼,

Advertisiment
剩下的就只有一個月一次的電話。 雖然孩子已經習慣和爺爺生活, 平時不會有哭鬧著找父母的行為, 但爺爺心裡也明白, 哪有孩子不想念親生爹媽的!

其實, 本可以享受童年的他們, 正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 他們只能像野草一般, 看似自由自在地生長, 實際上卻要承受著被遺忘的痛苦與酸楚。

總結:有人會認為, 留守兒童都很堅強獨立, 懂事能幹, 殊不知還有大部分的留守兒童, 由於從小與父母的疏離, 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愛和幫助, 只能靠著自己摸爬滾打地活著, 他們本來天真爛漫的個性早已被現實的生活壓力通通抹滅掉了。 其實, 社會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愛!說到這, 媽媽們應該跟小編想法一致,

Advertisiment
讓我們一起伸出援手, 給這些缺愛的孩子們送上一份愛吧!同時, 我們也鼓勵媽媽們與孩子一起參與其中, 讓他們學習怎麼去分享愛, 培養寶貝同理心, 說不定還能與他們成為好朋友呢!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