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在管教孩子,請您別插嘴!

1 父母在管教孩子, 請您別插嘴!

現在的孩子, 有時候不是不聽話, 是實在被大人搞暈了, 不知道該聽誰的?因為在家裡, 媽媽說要這樣, 但是爺爺奶奶就來說了, 要那樣做。 只要有老人插一腳, 管教基本無效, 近乎崩潰——這是很多媽媽的真實內心寫照。

現在很多的家庭結構就是四個老人, 兩個大人, 一個孩子。 一個孩子要接觸到幾種教養方式, 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而且每一個時代的人在對待事物的觀念上不可能一致, 比如, 你要一個60年代的人去理解一件你看上去非常尋常的事, 但是她們總是不會聽。

Advertisiment

我記得曾跟我媽爭吵過一次, 那時候我說孩子要多吃魚, 因為吃魚的孩子聰明, 我媽就不同意, 說別人沒吃魚也聰明, 就我這樣說。 那一次我們爭吵了一番, 最後還是我讓步了, 反正要改變她們那一代人的想法, 真的很難。 不過我沒有選擇放棄, 我自己給孩子做魚吃不就得了, 有時候沒必要硬碰硬, 選擇繞過去, 向河流學習, 繞著大山走。

在很多三代同堂的家庭裡更是如此, 每個人的觀點、脾氣都不一樣, 平時倒也好, 大家相安無事, 喜歡養花的養花, 喜歡嘮嗑地去找朋友嘮嗑, 上班的上班, 但是一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問題就出現了。

天氣一涼, 爺爺奶奶覺得要給娃添衣服, 但是孩子媽不同意, 覺得孩子就是應該凍一凍, 抵抗力更好一些。

Advertisiment
結果一個要給穿, 一個拉著不准穿, 我真心不知道孩子的內心是怎樣的想法。 自己冷不冷, 已經不是孩子自己的事了, 有的時候已經上升為家庭的事, 甚至引發一場家庭大戰。

一場大戰下來, 硝煙紛紛, 到最後, 要麼是去車站拉回老人, 要麼就是去娘家請回媳婦, 夾在中間的不僅僅是那些老公, 還有背後的孩子。 反復的家庭戰爭的硝煙會給孩子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 這種壓力會給孩子帶來困惑和心理負擔。

當遇到開明講理的父母, 他們會懂得退讓, 讓孩子的爸媽能夠好好地管教孩子, 要麼保持沉默, 要麼站在你這邊, 但是很多父母不是這樣的, 他們喜歡用自己的經驗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們。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畢竟是過來人,

Advertisiment
覺得自己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

2 自己管孩子累都不怕, 就怕婆婆插手插嘴

有一個媽媽說: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煩惱:我每次教育孩子他奶奶總是插一嘴, 舉個例子, 就說吃飯吧, 我孩子現在都上幼稚園了, 幼稚園裡都是要教孩子獨立的, 那裡的孩子都是自己吃飯, 有段時間孩子被我教的可以自己吃飯了。 中午都是自己吃飯。 可是到晚上回來就慘了, 他奶奶一回來自己都要喂。 他說這樣吃得飽, 我也知道這樣孩子吃得飽, 可是現在孩子是專門等著喂他們吃, 不然就一直玩。

做什麼事情都是想要別人幫他們做。 一點獨立意識都沒有, 好苦惱啊 。 晚飯時, 我都不喂他們吃。 他奶奶看不下去,

Advertisiment
就一邊為他喂他們吃, 一邊罵我。 好像只有他對孩子好, 我都很惡毒一樣。 有時候真不想跟他們住一起, 可是我們暫時又沒能力買房子。

在媽媽交流群, 還有各大育兒論壇裡, 對於家庭戰爭的描寫從來沒有停止過:

當你要孩子自己吃飯, 老人就說誰誰誰家裡的8歲了還要喂。

當你說孩子要自己走, 老人說一句話就堵住你, 說孩子他爸8歲時還常常要背背上。 最主要的是, 有些老人說孩子走路走多了, 以後長大了關節會疼, 不知這是什麼邏輯。

當你要懲罰孩子, 告訴孩子規矩的時候, 老人護著說, 不要嚇了孩子, 小時候都不懂事。

你一堅持自己的原則, 全家人都群起反對。

3 不要讓孩子控制了你

孩子們雖然小, 但是都挺聰明的, 特別是現在的娃,

Advertisiment
很小的時候就能察言觀色, 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他們擅長發現大人之間的情緒問題。 他們知道這個家裡誰說的話管用, 他知道找誰能在關鍵時候讓自己“突圍”。 每當被管教的時候他就會求助那個被他牢牢控制著的寵愛他的人。

父母和家裡其他人的一言一行其實他們都看在眼裡, 有些孩子當著父母的時候是乖寶寶, 規規矩矩, 但是只要父母一離開, 馬上就開始大鬧天宮。 因為老人根本就管不了他們。 誰叫他們那麼地“愛”我呢, 有些孩子還故意刁難老人覺得好玩。

父母一管教孩子老人就插嘴, 這樣幾次三番下來, 孩子就會利用大人之間觀點的不同, 來撒嬌, 放縱, 達到控制大人的目的!到了最後, 爸爸媽媽說話也不管用, 因為父母的威望正被一點點地削弱。

4 一定要明確,到底誰說了算!

在家裡,到底誰說了算?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大人之間可以商量,體現民主嘛!但是民主可不是干涉,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

先解決了大人之間的教育態度問題,然後再談教育孩子的事情。在家裡,關於原則問題,還真需要一個人說了算。

在古代,教育孩子的事情是落在父親身上的。比如那個混世魔王賈寶玉,每次都是他老子賈政往死裡打,但是賈母和王夫人總是會及時制止,到最後總是不了了之。

現在不比古時候,媽媽們成為了管教孩子的最佳人選,因為媽媽帶孩子的時間更長,媽媽們最瞭解孩子,媽媽們心思細膩,做事謹慎,更重要的是媽媽們更重視在育兒方面的學習。自己生的娃,自己教,天經地義。

當自己管教孩子的時候,有其人他插嘴,媽媽們可以把孩子帶到安靜的地方,好好給孩子上上課。

當然,不能因為這樣就忽視爸爸們的作用,家裡有一個爸爸適時地來幫幫忙,效果更好,因為爸爸們板著臉的時候,更有威懾力。

5 育兒沒有唯一的答案

在育兒的問題上,沒有誰就一定是對的,你不能說你就是權威,完全將家人邊緣化,如果沒有碰到原則性的問題,媽媽們不妨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有家人的幫助,你會輕鬆很多,不會那麼的累。

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瞪眼睛拍桌子,也不要搞冷戰,真的需要溝通,越不溝通誤會越大。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一起談談,“我這樣做是為什麼?”,“我希望得到你們的支持”,“我覺得我們應該商量一下”,“孩子的這個情況,我們可以這樣看”在大家心情愉悅的時候,不妨談一下。家裡的老人也跟自己玩起電子產品來了,減少了之間的差距和鴻溝,家裡的老人和你矛盾降級了,你何樂而不為。

因為父母的威望正被一點點地削弱。

4 一定要明確,到底誰說了算!

在家裡,到底誰說了算?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大人之間可以商量,體現民主嘛!但是民主可不是干涉,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

先解決了大人之間的教育態度問題,然後再談教育孩子的事情。在家裡,關於原則問題,還真需要一個人說了算。

在古代,教育孩子的事情是落在父親身上的。比如那個混世魔王賈寶玉,每次都是他老子賈政往死裡打,但是賈母和王夫人總是會及時制止,到最後總是不了了之。

現在不比古時候,媽媽們成為了管教孩子的最佳人選,因為媽媽帶孩子的時間更長,媽媽們最瞭解孩子,媽媽們心思細膩,做事謹慎,更重要的是媽媽們更重視在育兒方面的學習。自己生的娃,自己教,天經地義。

當自己管教孩子的時候,有其人他插嘴,媽媽們可以把孩子帶到安靜的地方,好好給孩子上上課。

當然,不能因為這樣就忽視爸爸們的作用,家裡有一個爸爸適時地來幫幫忙,效果更好,因為爸爸們板著臉的時候,更有威懾力。

5 育兒沒有唯一的答案

在育兒的問題上,沒有誰就一定是對的,你不能說你就是權威,完全將家人邊緣化,如果沒有碰到原則性的問題,媽媽們不妨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有家人的幫助,你會輕鬆很多,不會那麼的累。

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瞪眼睛拍桌子,也不要搞冷戰,真的需要溝通,越不溝通誤會越大。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一起談談,“我這樣做是為什麼?”,“我希望得到你們的支持”,“我覺得我們應該商量一下”,“孩子的這個情況,我們可以這樣看”在大家心情愉悅的時候,不妨談一下。家裡的老人也跟自己玩起電子產品來了,減少了之間的差距和鴻溝,家裡的老人和你矛盾降級了,你何樂而不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