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孝順長輩

尊重長者,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 但是, 這種美德在當今一些獨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現, 有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現在的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辛苦的占78%, 認為現在的孩子不懂事, 比如說, 爺爺、奶奶或父母生病了, 不懂得要主動去表示關心的占總數66%。 這一調查結果說明現在大多數的幼兒只知道接受長輩的恩惠而不懂得感恩、孝敬。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家庭生活鏡頭:

案例:

5歲的亮亮特別愛吃魚肉, 今天媽媽專門給亮亮做了魚。 把魚買回來後, 又洗又切, 經過一番耐心的“煎熬”終於把一盤誘人的魚端到了桌上。

Advertisiment
媽媽顧不得抹額頭上的汗水, 又幫亮亮把飯盛好。 以往媽媽都是先看著亮亮吃, 並不斷給他夾肉, 等他吃剩下後, 媽媽才開始“品嘗”。 今天媽媽夾起一塊魚肉, 本想試試味道是否可口, 可是魚肉剛進口, 亮亮就兩眼一瞪, 摔掉筷子, 大叫道:“誰讓你吃我的魚的?那是我的, 你給我吐出來, 快賠我!”說著抓著媽媽亂打起來…… 原因探討:看到上面的畫面, 可能很多人都為亮亮的媽媽感到悲哀, 為亮亮不懂事而傷心, 但原因又在哪裡呢?長期以來, 家長的溺愛已經扼殺了一些孩子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 而幼兒期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思維占強勢地位的時期, 就難以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問題。
Advertisiment
這樣, 家長的溺愛勢必強化幼兒的自我中心, 使幼兒自我表現中心向社會中心轉移發生困難, 最終導致上面的一幕。

針對上述成人錯誤的教育行為和孩子不懂得體諒孝敬父母這一現狀, 我們應該採用哪些方法讓孩子學會孝敬長輩呢?

1、家長要瞭解幼兒的年齡特徵, 並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用愛心故事來感染

幼兒正處於一種發展性的自我中心階段, 難免會表現出“小氣”“霸道”等現象。 家長要瞭解幼兒的這一年齡特徵, 允許孩子表現出這種與孝順相悖的行為, 以避免幼兒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而孩子的情感又是與認知相結合的, 情感的產生受知識經驗的影響。 所以家長應豐富孩子有關孝敬長輩的知識,

Advertisiment
多給孩子講述《孔融讓梨》之類有愛心故事。 並讓孩子分析大家為什麼表揚孔融, 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良的品質, 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

父母用言行做表率

平時, 父母在言行方面應為孩子做出孝敬長輩的表率, 如平時在家中要建立一種長幼有序的家庭關係。 要尊重老人, 懂得關心體貼老人, 有了好吃的東西要主動先送給老人吃, 老人生病時要耐心服侍老人, 為老人做飯、捶背、洗衣服等。 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深深地打動孩子純真的心, 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一顆愛的種子, 孩子體貼父母、尊敬長輩的意識才會漸漸形成。

2、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

“孝順教育”應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

Advertisiment
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孝順。 作為家長應善於觀察幼兒, 抓住教育時機進行隨即教育, 如:當把好吃的留給孩子吃時, 家長只是在一邊看時, 家長就應該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心;媽媽在給孩子做飯, 洗衣服時, 讓孩子看到媽媽頭上的汗水, 手上磨出的老繭。 總之, 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真切的愛, 從而引導孩子學會愛。

3、移情教育—讓孩子真正理解、體驗父母的苦與樂

移情是指個體想像自己處於他人的境地, 並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的思想及行動的能力, 即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他們喜愛的小動物讓孩子自己去飼養,

Advertisiment
如養便於管理的小金魚, 小兔子等, 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動物的“家長”, 時刻去關心、呵護這些小動物, 讓孩子初步體驗到做父母的艱辛。

4、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溝通, 並給孩子孝敬長輩的機會 像朋友一樣談心

父母應該經常像朋友一樣和孩子談心, 說說心裡話。 媽媽可以通過向孩子講述十月懷胎的艱辛, 撫養他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苦與樂;如小的時候每次他哭時媽媽是多麼焦急與擔心, 總是想方設法的讓他停止哭泣;以及夜裡媽媽總是很晚都不睡, 生怕他餓著、渴著等。

把需求告訴孩子

父母有什麼需求都可以告訴孩子。 如當媽媽下班回家時, 可以對孩子說:“寶貝, 媽媽上班很累, 你能給媽媽倒點水嗎?”或者“寶貝, 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 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飯、整理房間,如果你能為爸爸媽媽做點什麼,那就太好了。”當家裡有好吃的時,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讓孩子進行分發,家長一定不要拒絕,而是要高興地接受分享,並真誠地表揚孩子。如,“寶貝,謝謝你!”或“寶貝,你辛苦了!”總之,要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多給孩子設立孝敬父母的機會。

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飯、整理房間,如果你能為爸爸媽媽做點什麼,那就太好了。”當家裡有好吃的時,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讓孩子進行分發,家長一定不要拒絕,而是要高興地接受分享,並真誠地表揚孩子。如,“寶貝,謝謝你!”或“寶貝,你辛苦了!”總之,要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多給孩子設立孝敬父母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