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姑娘幫媽媽收拾餐具。 她小心翼翼地把碗碟摞得高高的, 這時媽媽就會冷言冷語地責備說:“真是懶漢千活!”經過幾番訓誡, 孩子就會養成濫用力氣的習慣, 即每次少拿一點碗, 多往返幾趟。 孩子長大了, 總是忙忙碌碌的一副倦容。 母親下班回家很生氣, 因為孩子家庭作業沒做完, 就扔下筆跑出去玩了。 中午吃飯用的五個碗, 孩子洗了兩個, 其餘的都泡在水池中。 母親惱怒卻又無可奈何, 她的孩子一向是這樣: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丟三落四, 沒有常性。 這樣的孩子最令父母憂心, 因為他們不能眼見著自己的孩子由於隨心所欲而一事無成。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嚴格講, 缺乏意志和毅力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感到生活處處艱難, 他們在生活中的抉擇沒有“定勢”, 他們忙忙碌碌卻一事無成。
父母應當努力設法改變孩子的做事風格。
心理學家認為, 人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內驅力。 但這種內驅力因人而異, 有的人咬著牙一口氣把事情做完, 才會心安理得;有的人做事喜歡拖延, 他們總說:“但願情況會稍好一些。 ”“沒關係, 再放一下。 ”“或許問題不太大。 ”不到萬不得已, 父母不要把內驅力與意志力混為一談。 因為內驅力的多少是人的做事風格而已, 內驅力太強了也不好, 內驅力強的人生活太有規律太緊張,
Advertisiment
如何使孩子做事有始有終呢?
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 把必須做的事以及做這些事所需的時間記錄下來。 讓孩子照著時間表執行。 父母要持之以恆地加以監督, 要努力使孩子培養出一種切合實際的意識, 增強他做好事情的信心和勇氣。 有時, 也可以把要求做的事提前。 必須讓孩子知道:做事不能馬虎。
父母需要一點一滴強化孩子的內驅力, 甚至可以強迫孩子完成一件簡單的工作。 比如, 讓孩子每天抄寫一篇字。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足:字跡必須工整, 最後一個句號必須畫圓。 父母告訴孩子:我要檢查最後一個句號。 孩子完成一篇字不困難了, 父母可以給他佈置難度增加的任務。
給孩子收集一些圓滿完成事情後獲得好結果的故事。
Advertisiment
父母可以在某一段時間內給孩子安排一些訓練專案, 可以參考以下規則:
●強迫孩子完成他們由於丟三落四沒做完的事情。
●不允許孩子說“但願”、“或許”之類的詞。
●給孩子規定每天做的事, 按時完成則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