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一個週末, 媽媽帶著3歲的亮亮去公園玩。
在這個季節裡, 公園的樹葉都變黃了, 隨著一陣風吹過, 滿地的落葉飄舞起來。 亮亮好奇地看著飄動的樹葉, 問了媽媽很多問題:“媽媽, 樹葉為什麼會掉下來?”“樹葉為什麼會變黃?”“樹葉掉下來會去哪兒呢?”媽媽懶得理會這個好問的小傢伙, 就敷衍亮亮說:“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但是, 亮亮還是在沉思, 一路上都陷在這個關於“落葉”的問題裡。
從公園出來之後, 媽媽帶亮亮去看兒童電影。 亮亮的小腦袋瓜裡又裝了無數個問號。 “媽媽, 為什麼電影裡的人會動?”“為什麼變形金剛會說話?”媽媽不耐煩地斥責亮亮:“小孩子哪兒來那麼多問題啊?回去問爸爸就知道了。
Advertisiment
許多孩子平時總愛問“為什麼”, 父母對此感到無比煩惱, 因為孩子一系列的問題讓人難以招架又無法回答。 其實, 這是父母對孩子的誤解, 因為這是很多三四歲的孩子都存在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問題?這是因為, 他們已經基本能夠掌握語言這個工具, 並且把注意力大多放在運用這種語言的、詞語的能力上, 用以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 而他們3歲的時候能夠安靜地聽你給他講解“為什麼”, 是因為那時候的他們還不懂得在乎自己是被認為聰明還是笨。
孩子愛提問, 更說明了他們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Advertisiment
對於孩子的提問, 父母們應當有這樣的認識: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 關注自己生存的世界、實踐他們的設想、研究身邊各種體驗和經歷帶來的結果, 是他們每天生活的重要內容。
如果父母一意孤行, 對孩子的提問總充滿抱怨, 那麼, 這就有可能讓一個未來的科學家“消失”。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有問題向你提問時, 父母們應當把握機會, 讓孩子不放棄好奇、不放棄探究, 這樣才能保證他的好奇心不被泯滅:
1.認真傾聽孩子的問題
無論孩子的問題是屬於對一些事物不認識而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還是屬於要究其根源問“為什麼”、“怎麼回事”, 父母首先應當做的就是, 耐心地聽完。 這樣, 才不會扼殺孩子對科學的好奇心,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沒有聽明白孩子的問題, 可以讓他重複一遍。 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還不能清楚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要求、願望, 也不能清楚地提出問題。 所以, 父母此時就要保持足夠的耐心。
2.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
接下來, 你就要回答孩子的問題了。 如果他的提問屬於要求知道某些物體, 那麼, 父母就要正確地告訴孩子物體的名稱, 最好加以適當講解, 以引導孩子對物體認識得更全面。 例如, 當孩子見到灑水車時, 他會問:“這是什麼?”父母不但要告訴他這叫灑水車, 同時還要進行講解, 或是引導孩子自己說出為什麼它叫灑水車。 最後啟發孩子, 觀察灑水車是怎樣工作的。
Advertisiment
有些問題, 則是孩子要求瞭解事情的原因而提出來的。 這時, 家長可以儘量引導孩子, 讓孩子通過自己觀察, 積極動腦或動手, 以求得問題的解決。
另外, 對於三四歲的孩子來說, 很多科學道理都太難懂了。 所以, 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 父母一定要用最簡單的方式, 不要用那些非常冗長、嚴謹的科學解釋把孩子嚇著了。 比如, 孩子走在街上, 抬頭看著天, 就會問父母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這時候, 你只需要簡單地告訴他, 大自然給了它這種顏色, 因為這是最漂亮的顏色。 這樣, 孩子不僅得到了答案, 心裡也會非常滿足。
3.陪同孩子親近大自然
為了讓孩子自己解答疑問, 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田間走走。 讓他採摘野花, 玩玩泥土, 捉捉小蟲,瞭解那些動物、植物都叫什麼名字,都是怎麼生長的。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會給予孩子很多有益的啟發和思考。例如,可以讓孩子去郊外玩兒風車。通過這樣的行為,孩子會發現:風來了,風車才會轉;沒有風的時候,要使勁揮動手臂,小風車才會轉起來;風越大,風車轉得越快。一個簡單的事情,就會演變出很多的科學道理,如果孩子經常受這樣的思維訓練,對他未來的幫助就會非常大。
捉捉小蟲,瞭解那些動物、植物都叫什麼名字,都是怎麼生長的。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會給予孩子很多有益的啟發和思考。例如,可以讓孩子去郊外玩兒風車。通過這樣的行為,孩子會發現:風來了,風車才會轉;沒有風的時候,要使勁揮動手臂,小風車才會轉起來;風越大,風車轉得越快。一個簡單的事情,就會演變出很多的科學道理,如果孩子經常受這樣的思維訓練,對他未來的幫助就會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