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妙用批評三步曲

子的個性和人格問題。 “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你笨死了”, 這些帶有貶低意味的話語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情緒, 這就將造成批評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語言批評。 在批評孩子時, 語言批評是第一步, 其作用相當於警告。 “吃飯時要安安靜靜的, 否則我就把飯收走了, 今天你就沒有晚飯吃了。 ”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表情和語言相一致。 大家可以想像, 笑咪咪的警告會起多大作用呢?

3、行動懲戒。 語言警告, 往往會因家長的一貫教育或寶寶的個性特點等原因, 不一定對每個寶寶都有效, 此時爸爸媽媽就要果斷採取行動,

Advertisiment
把晚飯收走。 孩子餓了一頓之後就知道下次應該乖乖吃飯了, 這說到底還是為了孩子好, 所以爸爸媽媽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心軟, “光打雷不下雨”的話, “懲戒”就不起作用了。

妙用批評第三步:少“變臉”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爸爸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兩天打魚, 三天曬網”, 真要持之以恆可就不像說起來這麼容易了。

Tips:“變臉”解析

這“變”指的是對孩子錯誤發生後的基本看法和原則態度的改變。

1.前後不變

拿媽媽為例, 在孩子所犯的同樣錯誤的批評態度和原則應該一致, 不應有強烈反差, 甚至矛盾。 比如, 媽媽原本與琳琳約定好了每天的固定玩耍時間, 可媽媽的脾氣很火爆,

Advertisiment
碰上心情不好, 看到琳琳把玩具弄得亂七八糟的, 她就會氣不打一處來, 把琳琳好好“批評”一頓;要是碰上心情好的話, 又跟女兒親得不得了, 即便看到琳琳做錯了, 也會輕鬆放過。 那琳琳可能就會在媽媽義正嚴辭地批評她時, 對媽媽曾經完全相反的行為提出疑問, 那時你到底是以“我是你媽媽, 你要聽我的”搪塞, 還是向女兒認錯呢?認一次兩次沒有關係, 可老在孩子面前檢討的話, 以後孩子就會以“我媽媽還做不好”為由降低做事要求。 造成前後改變的大多數情況下, 原因出在家長自身控制情緒的能力上, 為此各位長輩都應先檢討自己, 省得以後再檢討就晚了。

2.人人不變

這不變, 不單需要一兩位元家長,

Advertisiment
還應涉及到祖輩, 這是出於現今祖輩參與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影響孩子的角度而考慮。 如果各持己見, 誇張起來, 就會造成媽媽說東, 爸爸說西, 爺爺奶奶說北, 外婆外公說南的混亂場面, 那孩子一定是暈頭轉向, 沒了方向。 那他怎麼辦呢?可能就索性依著自己的性子行事, 而缺乏體驗和能力的他只會越做越錯, 導致更多更大的錯誤發生, 家長就開始新一輪的“批評”了。 這樣可是個惡性循環啊!

要做到人人不變, 那就得統一步調, 各自分工, 長輩可以事先協調好, 該批評的時候就貫徹批評, 該教育的時候就正確教育, 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明是非懂禮貌的好寶寶。

3.始終不變

這裡講的是“以不變應萬變”, 也就是說寶寶會出現的小差錯雖有不少,

Advertisiment
可也無外乎那幾樣, 不過依循的原則是不變的, 可方法就可因人而異了, 比如“白臉”、“黑臉”, 但切記不可在同一次批評中改換, 這樣會給孩子“你治不了我”的感覺, 以後孩子會更加肆意妄為。

成功而有效的批評對孩子還是有益的, 所以就應仰仗合理的情境, 良好的氛圍, 有趣的方法, 達到萬變也不離其宗。 (來源/星星生活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