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常以愛的名義做著“恨”孩子的事

養生之道網導讀:

很多時候, 孩子心理、行為上的問題, 不是別的原因所致, 恰是因為和父母失去了聯結。 只要父母和孩子保持同步成長, 傾聽孩子的心聲, 尊……

很多時候, 孩子心理、行為上的問題, 不是別的原因所致, 恰是因為和父母失去了聯結。 只要父母和孩子保持同步成長, 傾聽孩子的心聲, 尊重孩子的內在需求, 給孩子足夠的愛, 那麼孩子就會成長為獨特的自己。

學習心理學這麼多年, 我的一個深切體會就是:學術理論若不反哺真實生活, 就沒有生命力可言。 所以我做“靜觀育兒”, 不是我在“回答”父母們的問題,

Advertisiment
而是父母們的信任和支持不斷在豐盈著我的理論體系。 所謂理論, 其實只是一個指導, 父母永遠都是自己孩子最權威的專家。 古人雲:盡信書, 不如無書, 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常以愛的名義做著“恨”孩子的事

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犯了錯誤, 或者考試考砸了, 父母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暴怒, 或大肆批評、不停嘮叨。 並且冠之“恨鐵不成鋼”“我都是為你好”。 一位焦慮的媽媽曾在微信後臺這樣跟我說:

羅老師, 我兒子不愛學習, 每次做作業都特別慢, 總是拖很長的時間。 我和老公為這沒少數落他。 你說他, 他也不吭氣, 擺出一臉委屈的樣子。 可是回頭再做作業, 仍然拖拖拉拉, 做各種小動作, 有一堆的小毛病。 這回學校小測試,

Advertisiment
考試卷子拿回來, 不及格。 我忍不住打了他一巴掌。 我知道這樣很不好, 可是到底怎麼辦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呢?

我沒有立刻給出解決方案, 而是鼓勵父母跟孩子聊一聊。 通過這位媽媽隨後的回饋我瞭解到, 孩子並非所有功課都拖拉, 他只是不喜歡數學而已。 孩子考試不及格, 他心裡其實很難受, 看到試卷那一刻, 他就已經體驗到了挫敗感。 相信孩子拿著考試卷回家的這段時間, 內心一定很忐忑。

試想, 這時誰還願意聽大道理呢?孩子要的不是“你怎麼又……”之類的指責, 而是情感上的支持, 就是那種“不論你什麼樣我都愛你”的真心實意的支援—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無條件接納。 可惜, 父母們表現出的, 卻是只有仇人才會做的: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

Advertisiment
將他推向更加難受的境地, 並且還打著“愛孩子”的旗號。

孩子們最寶貴的品質, 都不是硬“教”出來的

我曾經在社區裡見一位母親教孩子跳繩。 媽媽教得特別仔細, 告訴孩子, 如何拿繩子, 如何屈膝跳躍。 每當孩子沒有按照她說的做, 媽媽就會喊停, 並且要求重來。 整個過程, 孩子的小臉憋得通紅, 滿是敢怒不敢言的神色。 我牽著小開心玩半天回來了, 仍然看見那位媽媽緊繃著臉, 一板一眼地教孩子跳繩。 而孩子動作愈發拘謹, 跳得很勉強。 看到此景, 我心裡隱隱生疼。

我想起了教育心理學一個饒有意味的研究。 老師拿著一把紙扇子, 走上講臺展示給下面的孩子們看, 問:看清楚這是什麼了嗎?孩子們回答:看清楚了。

Advertisiment
老師說:那你們也折一把給我看看吧。 孩子們很快折了出來。 每個人的方法不盡相同。 但都沒有遲疑, 很快搞定。 第二次, 老師把折法說明書拿出來, 給孩子們一步一步教完, 再讓孩子們折一次扇子。 這一回, 所有的孩子都遲疑起來, 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我們其實可以回想一下, 當年自己學英語那會兒是多麼費勁兒, 然而我們的孩子不用刻意教, 卻能夠學會說話。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 同時學多門語言甚至都很輕鬆。

沒錯, 孩子的大腦是非常神秘的存在。 給他們一個豐富的環境刺激, 他們就能吸收環境中的一切。 相反, 若你企圖一字一句“教”孩子說話, 你整個“教”的過程, 極可能在不斷地打擊孩子。 你有意無意的“糾錯”、居高臨下的“教導”,

Advertisiment
都會讓孩子感到“我太笨了”“我又錯了”“我不行”。 如此, 不僅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還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 破壞他們的自信、自尊等的建構。 所以說, 給孩子填鴨再多的知識、技能, 都不如多瞭解點兒孩子的心理、多關注些孩子的心理能力。

父母的控制欲才是真正的問題

孩子長大的過程, 就是一個不斷遠離甚至“拋棄”父母的過程。 父母若自身有問題, 就會對孩子的長大感到恐懼, 所以, 父母需警惕自己的控制欲是否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記得一個孩子爸在微信問我:“我的孩子14歲, 我懷疑他早戀了。 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孩子長大後, 我越來越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了。 ”

這位爸爸的說法, 就反映了一個有意思的心態,孩子長大了,有心事兒也不跟自己

說了,還折騰早戀什麼,讓人不省心—這樣一來,責任似乎都到孩子那裡了。其實,

我們都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真的不懂孩子們想些什麼嗎?只是,我們不願意放下自己身為父母的“權力”,不想接受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事實而已。若我們對待孩子能像對待朋友一樣,懷抱尊重平等的態度,一切都會好辦很多。如果我們真的不知道但又想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那就虛心地問孩子,他們會告訴我們的。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叛逆期”?一方面是孩子身心發展有這樣一些特別的階段,另一方面,則是父母習慣了孩子的“乖、柔順、聽從”,一旦孩子的自我強大到挑戰了父母的“權力”,就會很容易讓父母陷入焦慮、惱怒的境地。“權力”在一開始也許會很好用,但它也可能將我們和孩子置於敵對的位置上。

愛,不是教,是影響

不久前,我家開心問我:媽媽,愛是什麼?望著她純淨的眼神,我一時間愣住了,內心有小波瀾和感慨。其實,這些年來我帶著積木寶貝團隊對“科學早教”的探索,即是對愛的探索。從對心理學的學術研究,轉向早期教育的實踐之路,觸發點就是我看到了太多的家庭教育中的不幸。這導致我內心有洶湧的痛與愛,並一開始多以“挑毛病”的心態去面對那些不幸,企圖要去“教”別人。

是開心糾正了我。這個小姑娘讓我明白,有一個最簡單的育兒辦法,那就是愛。愛,不是教,是影響。當我們抱著“教”的心態,其實是在把自己的意願投射到孩子以及他人身上,這是捆綁,而非教育。唯有梳理好自己的內心,讓自己變得更好,孩子才能真正接受到我們發出的資訊。

在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和我的團隊更堅定地持續去做學術研發和內功修煉,與此同時,我們將科學早教內容通過更多管道傳播出去,期望盡可能影響更多人。總之,整個過程中,累,沒錯,但是我和我的團隊同樣收穫了大量父母的正面回饋。這些回饋告訴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也曾有朋友問:你會有壓力嗎?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你,而下一步,他們就會想要知道你的孩子到底教育得怎麼樣。沒錯,最開始我的確擔心過。然而,與開心一起成長之後,我逐漸不為此類問題困擾了。

孩子有天生的、正向的生命力。只要我們保持和孩子的同步成長,給孩子足夠的愛,那麼養好孩子,沒那麼難。就像開心問我,媽媽,愛是什麼。我微笑,抱住她,親一下,說,這就是愛。

就反映了一個有意思的心態,孩子長大了,有心事兒也不跟自己

說了,還折騰早戀什麼,讓人不省心—這樣一來,責任似乎都到孩子那裡了。其實,

我們都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真的不懂孩子們想些什麼嗎?只是,我們不願意放下自己身為父母的“權力”,不想接受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事實而已。若我們對待孩子能像對待朋友一樣,懷抱尊重平等的態度,一切都會好辦很多。如果我們真的不知道但又想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那就虛心地問孩子,他們會告訴我們的。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叛逆期”?一方面是孩子身心發展有這樣一些特別的階段,另一方面,則是父母習慣了孩子的“乖、柔順、聽從”,一旦孩子的自我強大到挑戰了父母的“權力”,就會很容易讓父母陷入焦慮、惱怒的境地。“權力”在一開始也許會很好用,但它也可能將我們和孩子置於敵對的位置上。

愛,不是教,是影響

不久前,我家開心問我:媽媽,愛是什麼?望著她純淨的眼神,我一時間愣住了,內心有小波瀾和感慨。其實,這些年來我帶著積木寶貝團隊對“科學早教”的探索,即是對愛的探索。從對心理學的學術研究,轉向早期教育的實踐之路,觸發點就是我看到了太多的家庭教育中的不幸。這導致我內心有洶湧的痛與愛,並一開始多以“挑毛病”的心態去面對那些不幸,企圖要去“教”別人。

是開心糾正了我。這個小姑娘讓我明白,有一個最簡單的育兒辦法,那就是愛。愛,不是教,是影響。當我們抱著“教”的心態,其實是在把自己的意願投射到孩子以及他人身上,這是捆綁,而非教育。唯有梳理好自己的內心,讓自己變得更好,孩子才能真正接受到我們發出的資訊。

在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和我的團隊更堅定地持續去做學術研發和內功修煉,與此同時,我們將科學早教內容通過更多管道傳播出去,期望盡可能影響更多人。總之,整個過程中,累,沒錯,但是我和我的團隊同樣收穫了大量父母的正面回饋。這些回饋告訴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也曾有朋友問:你會有壓力嗎?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你,而下一步,他們就會想要知道你的孩子到底教育得怎麼樣。沒錯,最開始我的確擔心過。然而,與開心一起成長之後,我逐漸不為此類問題困擾了。

孩子有天生的、正向的生命力。只要我們保持和孩子的同步成長,給孩子足夠的愛,那麼養好孩子,沒那麼難。就像開心問我,媽媽,愛是什麼。我微笑,抱住她,親一下,說,這就是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