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常提當年會讓孩子反感

很多家長動不動就對孩子這樣說, 我當年如何如何, 哪像你現在……

這樣說的動機當然不壞, 無非是想激勵孩子向自己看齊, 把學習搞上去。 但是這種說法本身是大有問題的, 這個問題就在於:您當年的“如何”究竟如何呢?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我當年就是成天地玩, 功課也學好了, 哪像你們(指孩子), 整天地念啊、念啊……”持這種說法的人, 多是上世紀60年代前後的大學生。 的確, 他們當年也考上了大學, 但那時候功課比現在簡單多了, 大學也好考。 如果您當年就是這樣考上大學的, 那還有什麼值得在孩子面前誇耀的呢?這樣的自誇使得孩子要麼手足無措,

Advertisiment
要麼產生反感, 還會給孩子造成誤導。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當年我的父母不管我, 我不也學得挺好的嗎!孩子不用管, 由他自己去吧, 將來自然就會好的。 ”這顯然是一種歪理的說法。 有一位家長, 幾年前他還認為自己的孩子遺傳基因好, 會自然成才, 可如今他卻為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操碎了心。

時代不同了, 過去哪些是好的, 仍應借鑒;哪些事過境遷了, 就應該放棄;今天的哪些做法有問題, 更應該想辦法改進。

如果您的孩子每天從清晨到夜晚, 不堪重負, 效果卻不大, 那麼您就應當到孩子身邊, 和他一起仔細地瞭解每天那麼重的負擔是從哪裡來的?是因為某些學科的作業量太大,

Advertisiment
還是孩子的學習方法比較落後。 一道題目本應該3分鐘做出來, 您的孩子卻做了13分鐘還沒想出來, 這樣下去, 當然是越來越困難, 而這通常是有原因可尋的。 情況弄清楚後, 就應該向老師反映, 爭取老師的幫助。 特別是問題的原因的確在於某些科目留的作業太多, 受影響的就不止一家一個孩子, 那就更應該向該科目的老師反映情況。

如果原因在於孩子學習不得法, 那麼家長就應該出面請求老師允許自家的孩子少做一些作業, 另一方面趕緊改進學習方法, 爭取在一段緩衝和調整之後, 幫助孩子快些趕上來。

如果問題在於孩子學習時分心了, 比如迷戀上了電子遊戲, 或者對足球過分狂熱, 那就更需要做父母的幫孩子明白道理,

Advertisiment
認清前進的方向。 而家長千萬不要一開始就放任自流, 等到問題成了堆, 只會喋喋不休地發出指責。 那樣只會徒然增加孩子的焦急和痛苦, 卻拿不出切實的方法幫助孩子擺脫困境。 張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