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孩子寫作業變成一個愉快的過程, 來聽聽美國小學校長的建議。
我家三豬今年上小學二年級了。 新學年伊始, 學校校長給父母們發來了一封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做作業的郵件, 我覺得這很可能是一個比較經典的指導家長的文章, 因為裡面涉及了初高中的孩子, 我將之翻譯如下:
讓寫作業變成一個愉快的過程父母要幫助孩子完成作業, 並給予讚揚。
隨時提供幫助, 卻不能越俎代庖。
讓孩子自己選擇時間、地點和如何去做作業。
鼓勵孩子把作業做好, 讓他因此產生成就感, 產生自己能夠駕馭學習進度和能力水準的感覺。
Advertisiment
保持愉快的和提供幫助的態度:避免批評和發怒。
幫助孩子挖掘自己所喜歡的作業類型, 鼓勵他們選擇相應的作業。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 有些學生喜歡書面報告, 有些學生喜歡手工項目。
根據孩子的喜好確定寫作業的時間表, 有的孩子喜歡先完成他們最不喜歡的作業, 有的孩子喜歡先寫他們最喜歡或者最容易做的科目。
如果孩子不喜歡某一科目, 設法找到一些辦法來減輕孩子的煩躁。 比如做5道數學題就起來伸展幾下身體, 或者聽聽音樂、玩玩喜歡的遊戲和玩具。
鼓勵孩子與朋友組成學習小組學習。 研究顯示, 在學習小組中學習的孩子比總是單獨學習的孩子成績好, 這一點尤其對初高中的學生有效。
Advertisiment
鼓勵孩子在完成作業後進行有趣的活動。 比如吃點心、給朋友打電話、玩喜歡的活動、玩電腦遊戲或者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
永遠也不要把寫作業當成懲罰的手段。
成為一個好的聆聽者, 鼓勵孩子對疑難問題進行提問。
給孩子留出時間和你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和感悟。
用和藹的態度提問相關問題來幫助孩子準備考試, “開車的路上”是進行這項活動的很好時機。
讓孩子想像自己是個優秀的學生, 然後找出使之成為現實的辦法。
看完小學校長的建議, 我個人體會, 父母幫孩子做作業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父母幫助孩子, 使做作業成為一個很愉快的過程。 孩子通過和父母的互動, 對課業的理解加深,
Advertisiment
第二重:父母不管孩子的作業, 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因為缺乏幫助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假以時日孩子終會學會學業上的自我管理。
第三重:父母努力幫孩子, 卻把做作業變成了一個痛苦的過程, 大人氣急敗壞, 孩子哭鼻抹淚, 最終孩子想起做作業就打怵, 學習興趣漸失, 最後很可能破罐子破摔。
我發現國內有很多父母, 角色都是第三種父母, 其願望是美好的, 結果卻很殘酷。 其實, 管還不如不管, 其願望是美好的, 結果卻很殘酷。 如果發現自己做不成第一種父母, 和孩子一起做作業就鬼哭狼嚎的, 那麼就做第二種父母好了, 自己起不了好作用, 至少不去起壞作用。
Advertisiment
我最開始對我家老大, 是第三種父母, 每天花費許多時間, 努力幫孩子一起做作業, 不僅耽誤了自己的時間, 孩子的作業完成得也不是很好。 很快就發現這樣下去不行, 遂改了做第二種父母, 放手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反而提高了, 我也樂得輕鬆。 於是對老二的學習也採用了放任自流的態度。 老大老二都是成績越來越好, 對學習都很有興趣, 學校的事情一點兒都不用我操心。 對三豬, 我終於勉強可以做到第一種父母了, 做不到的時候, 就撤下來讓老公上。 現在看來老三對做作業充滿了興趣, 每天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 對知識充滿了探索精神。 昨天和我們聊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什麼的, 談恐龍的滅絕,
Advertisiment
我覺得這就是上面13條講的, 讓孩子和你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和感悟。 值得注意的是, 父母和孩子是分享的態度, 而不是監督批評的態度, 這樣會使孩子對於學習新知識一直充滿動力。 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比他眼下的成績如何、作業是否得高分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