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教育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 ……教育者還必須具備一種對美的精細的感覺。 你必須熱愛美、創造美和維護美, 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學生的內心美。
是的, 一切教育都是從對孩子天性的理解開始。 包括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每一次談話, 細心觀察孩子的每一個眼神。 也就是說, 無論什麼樣的教育都應當體現出對孩子的人文關懷, 這種關懷應從生活的細枝末節入手,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關愛, 從而影響孩子的心靈。
Advertisiment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父母或者由於工作忙, 或者由於生活壓力大, 或者由於疏忽, 因而對孩子關心不夠。 缺乏關愛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問題。
13歲的小雪跟10歲的妹妹吵架, 姑媽批評了她倆, 小雪竟負氣離家出走, 姑媽焦急地四處尋找, 因小雪的父母都在香港經商, 平時托她代為照顧兩個女兒。 幸好到了晚上, 小雪的父親打電話說孩子去找他了, 姑媽這才松了口氣, 但卻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保姆告訴她, 小雪平時就經常打妹妹, 說家人更愛妹妹, 對她卻很忽視, 小雪還說過幾次想跳樓。
而實際上, 平時無論是姑媽還是孩子的父母, 對兩個孩子都是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並沒有偏向。 更讓姑媽著急的是, 當她對小雪的父親講起孩子的一些值得關注的表現時,
Advertisiment
父母給孩子一樣的玩具、一樣的美食, 東西都平均分配, 以為這樣就是對孩子的公平。 事實上, 這正是對孩子的不公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 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所需要的更不可能一樣, 用物質衡量和代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有一位父母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記得去年兒子過生日的那天, 一回家, 他就興沖沖地告訴我:“媽媽, 今天我有一份最好的禮物, 你猜猜是什麼?”望著兒子有點發紅的笑臉, 我說:“一定是什麼玩具了。 ”“不對, 今天老師表揚我了, 說我的作業做得非常好。 ”聽了這話, 我不由得心中一震, 老師的一句表揚勝過我們的任何禮物,
Advertisiment
細細想來確實如此, 由於平時對兒子的要求太高, 在檢查他的作業時, 做得好的只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會對他有所贊許;相反, 做得不好的地方, 則會橫加批評, 甚至是訓斥。 久而久之他感到的只是批評和訓斥, 在媽媽的眼裡永遠是做不好的, 老師的一句表揚讓他感到了對自己的認可, 感到了無窮的快樂, 勝過了任何禮物。
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 我會更多地考慮孩子的心理要求, 看見兒子有進步的地方, 我就會及時的加以表揚;做得不好的地方, 及時加以糾正, 使他逐漸找回以往的自信心。
好惡分明是我兒子最大的特點。 有興趣的事情, 他非常願意做,
Advertisiment
由於他比較粗心, 所以作業經常有計算錯誤, 時間長了, 他就失去了興趣, 每次做作業如臨大敵, 要麼很快地做完, 要麼就是不會, 即使是做完的也是錯誤百出。 因此, 我不時地告訴他, 要相信自己, 要多動腦, 只要改掉粗心的毛病, 就會得到老師的“優”, 並要求他把每一次的練習都當成考試, 認真對待, 不要放過任何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另外平時帶他出去買東西的時候, 也不是地讓他幫我計算應付的錢、找回的錢以及可以用幾種方法把大面額的鈔票換成小面額的錢等等,
Advertisiment
相反, 他對吹口琴非常感興趣, 經常找時間自己琢磨, 並總結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些曲目老師還沒教, 他就已經會吹了, 而且吹得也比較好。 所以一看到兒子對數學失去興趣的時候, 我就會用吹口琴的事情來鼓勵他, 讓兒子感到有了興趣任何事情都會做好的。
所以, 我感到對孩子的教育首先要確立一個符合自己孩子實際的目標, 在點滴的關愛中鼓起孩子的學習樂趣, 使孩子不斷進步。
體貼孩子, 多參與, 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 這樣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相當重要。
孩子需要體貼愛護, 這對於他們的情緒安定和感受親子間的親情有著重要的影響。 如果能持續得到父母給予溫暖的關愛,體貼的照顧,以及肯定的回饋,有助於孩子認知能力和情商的發展。
父母不但要孩子生理上的需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應當關心孩子心理上的需要,真心傾聽孩子的訴說,耐心瞭解他表達的意思,多多給予支持和引導,進行平等的雙向的交流。
作為父母,應當對教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時刻不忘予以關注。
1)一切以理解孩子為出發點
常言到:理解萬歲。此話不假。作為父母,時常希望自己的意願得到別人的理解,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有美好的願望。只是有時他們不知道怎樣表達,甚至會選擇用不恰當的方式,如果父母不正確的理解,也許孩子那顆純潔、善良的心靈,就被我們扼殺了,從此,他們也許會為此做一個感情麻木的人,因為他們會感覺到,好心不能得到回報;如果我們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聽孩子說說自己的真實想法,真正體會孩子的出發點,我們會發現孩子那顆金子般的心。孩子也會為自己的善良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而欣慰。接著,他們會去做第二件、第三件好事,直到,美好人格的形成。
2)給予孩子無私的關愛
要想真正成為孩子最信賴的人,就要具備慈母般的愛。母愛是人世間最神聖的感情,應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孩子的眼裡,老師是一位威嚴的長者,因此,當他們的行為出現問題,老師想瞭解他們時,很難聽到孩子的真話,原因是怕被老師批評。因此,在生活中,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是多麼的關心他,愛護他。如此以來,孩子就會敞開心扉。
3)每天儘量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工作更加忙碌,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少了,教育孩子的時間更少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忽視或中斷了“親子關係”的紐帶。父母應多抽出時間照顧孩子,和孩子多多互動與交流,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和身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持續得到父母給予溫暖的關愛,體貼的照顧,以及肯定的回饋,有助於孩子認知能力和情商的發展。父母不但要孩子生理上的需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應當關心孩子心理上的需要,真心傾聽孩子的訴說,耐心瞭解他表達的意思,多多給予支持和引導,進行平等的雙向的交流。
作為父母,應當對教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時刻不忘予以關注。
1)一切以理解孩子為出發點
常言到:理解萬歲。此話不假。作為父母,時常希望自己的意願得到別人的理解,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有美好的願望。只是有時他們不知道怎樣表達,甚至會選擇用不恰當的方式,如果父母不正確的理解,也許孩子那顆純潔、善良的心靈,就被我們扼殺了,從此,他們也許會為此做一個感情麻木的人,因為他們會感覺到,好心不能得到回報;如果我們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聽孩子說說自己的真實想法,真正體會孩子的出發點,我們會發現孩子那顆金子般的心。孩子也會為自己的善良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而欣慰。接著,他們會去做第二件、第三件好事,直到,美好人格的形成。
2)給予孩子無私的關愛
要想真正成為孩子最信賴的人,就要具備慈母般的愛。母愛是人世間最神聖的感情,應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孩子的眼裡,老師是一位威嚴的長者,因此,當他們的行為出現問題,老師想瞭解他們時,很難聽到孩子的真話,原因是怕被老師批評。因此,在生活中,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是多麼的關心他,愛護他。如此以來,孩子就會敞開心扉。
3)每天儘量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工作更加忙碌,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少了,教育孩子的時間更少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忽視或中斷了“親子關係”的紐帶。父母應多抽出時間照顧孩子,和孩子多多互動與交流,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和身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