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心得:我想和大人一樣

“孩子的夢想既立足現實又接近夢幻, 而且變化多端。 ”那以後的很長時間裡我一直堅信這個判斷, 但是前一段時間對2歲半女兒所做的兩份觀察記錄讓我對孩子的夢想又有了新的理解。 我認為, 孩子不僅有很多短暫的夢想, 還有一個一直伴隨他們成長過程的夢想。

事例1

女兒靠在床頭, 我坐在床邊, 我們一人拽著書的一邊兒, 我讀故事, 她翻頁——這是每次給女兒講故事的時候我們倆最習慣的姿勢。 可是這一天女兒卻一改她的習慣, 堅持要像我一樣坐在床邊, 而不是靠在床頭。 起先, 我只顧著讀書,

Advertisiment
並沒有在意她的這個行為。 直到女兒仰著燦爛的小臉指著自己的小腳叫我:“媽媽, 看!看!看我可以這樣!”我才發現, 原來女兒的腿已經長得足夠長了, 人坐在床邊的時候, 兩隻小腳不再像以前那樣懸在地面的上方, 而是可以直接接觸到地面了!這個“巨大的”變化讓她興奮而又得意:“我可以這樣了!和大人一樣!”

事例2

每次幫女兒穿褲子的時候, 我總是先讓她把一條小腿穿進褲筒, 而後再穿另一條, 可是這一天女兒卻拒絕了我的做法。 她先把褲子平鋪在床上, 然後雙手拉住褲腰, 把兩條腿同時往褲筒裡伸。 因為不熟練, 她總是把兩條腿穿進同一個褲筒裡, 但是她卻一定堅持不要我幫忙。 女兒小臉憋得通紅, 一次又一次把走錯“門”的小腿拉出來,

Advertisiment
甚至還惱怒地用她笨拙的小胖手打了幾下那只出錯的小腳。 終於, 把兩條腿安頓在它們應該待的位置上, 女兒松了口氣, 扶著我的手從床上站起來, 把褲子從膝蓋處提到了腰部, 一邊提一邊說:“大人就是這樣的!我和大人一樣!”

“和大人一樣”, 每當我可以安靜下來思考問題的時候, 就禁不住想起女兒的這句話, 連同她說話時的動作與神情。 進而, 我又回憶起許多相似的行為, 比如她在11個月大的時候因為一定要像我一樣用杯子喝水而拒絕用奶瓶;剛剛會走路的時候就像她爸爸那樣把手插進褲子口袋裡;總想坐在大椅子上吃飯, 直到發現實在夠不到桌子才不情願地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去;一有可能就跑到書房,

Advertisiment
在電腦鍵盤上快速敲打、還不時移動幾下滑鼠;拿起手機亂按一氣然後放在耳邊說一些“你好”“可以”之類的話(有兩次居然替我發了對方看不懂的短信)……

對於這些行為, 我一直都是按照教科書上說的那樣, 把它們當做是孩子對大人的模仿、是觀察學習來理解的(偶爾也會在招致麻煩的時候比如電腦檔被改動或刪除把它們定性為“搗亂”), 但是女兒反復念叨的“和大人一樣”卻給了我一個新的視角:孩子這些或“模仿”或“搗亂”的行為分明是在昭示我們, 孩子有一個持久而牢固的夢想——那就是長成大人!和大人一樣!生命的本質特徵在於成長, 人類區別於其他生靈的突出之處在於對環境和自身的控制;幼小的孩子因其在生理和心理、自理能力和社會經驗方面都處於發展之中,

Advertisiment
在很多時候離不開成人的照顧;成人的照顧一方面是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的保證, 另一方面也為孩子的行為確立了很多的限制, “你還小, 你不能……”“等你長大了, 你就可以……”類似的話語和平日裡累積起來的對成人權威的敬重, 讓孩子對“長大”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以至於當他們一旦發現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樣做某件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就會感到無比興奮, 熱烈地招呼你去看、去關注他們每一個“和大人一樣”的行為。 更關鍵的是因為自己是大人, 在孩子看來不得了的事情在父母的眼裡並沒什麼了不起的, 當孩子大呼小叫地報告著他們的“成就”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父母很難體會、分享孩子的那一份喜悅和滿足不算, 甚至有的時候因為忙於自己的事情而只是簡單地敷衍一句“不錯”就把目光轉向別處。 老實說, 這種情況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也許無可厚非, 但對孩子卻不是理想的回應, 他們不僅要讓父母能看到自己在長大、進步, 而且盼望著得到他們由衷的認可, 因為那是他們正在熱烈地夢想著的事情……

想到這裡, 我意識到自己應該檢視一下自己對女兒的教育行為了——在安全、健康的基線得到保證之後, 幫助女兒成就她的夢想、做她成長過程中的腳手架, 應該是母親更為關鍵的職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