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 是我的大學同學, 一位“狡猾”的父親。 一次全班組織去某博物館參觀, 老袁攜其女兒與大家同行。 當時他的女兒小麗只有5歲, 活潑可愛, 是我們大家的“寵兒”。
到了博物館後,
大家循序參觀各展館。
一開始小麗還能好奇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
但是漸漸地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顯露出來,
她開始在展廳裡高興地跑來跑去。
突然,
她腳下一滑,
頭一下撞在展廳的柱子上,
聲響很大,
小麗倒在了地上!幾個同學急忙跑過去扶起小
麗,
她咧著嘴正要哭出聲來,
大家也覺得一場“失聲痛哭”是在所難免的!這時,
老袁異常迅速地撥開眾人,
Advertisiment
只見老袁拉著小麗跑到了大廳的門背後, 低聲吩咐:“你把人家的柱子給撞壞了。 人家正找你呢!快藏好了, 別讓人家看見你!”孩子被這突如其來的吩咐弄懵了, 全神貫注地躲在門後一聲不吭、一動不動。 片刻後, 老袁對小麗說:“你藏得真好, 人家沒看見你, 已經走了!你出來吧。 ”這時, 小麗的額頭上已腫起了個包, 可她卻用手捂著頭偷著樂呢!就這樣老袁將一場“急風驟雨”, 化解於無形之中!老袁又領著小麗來到那個柱子旁, 對她說:“你看還好, 柱子沒有碰壞!下回你覺得該怎麼辦啊?”
“下回……”
“跑的時候, 你要注意前面和地面, 別再讓自己摔倒了, 好嗎?”
“好!”
事後,
Advertisiment
心理學指出:注意是一種心理狀態。 注意能使所選擇的對象處於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的中心, 並加以維持從而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加工。 在這裡老袁就是利用“注意”這一心理狀態的特點, 不但成功地轉移了小麗對疼痛的注意, 還通過隱蔽自己, “瞞過別人”使小麗獲得一種成就感, 令其心情由“陰”轉“晴”, 老袁機智打岔而平息風波的做法, 頗有親子教育高手的風範。
我自己就是按照老袁的方式去做的:在(幼年的)女兒跌倒時,
Advertisiment
許多幼兒的父母、長輩們, 在孩子被絆倒、被磕碰之時, 總愛急於去哄孩子, 還有“更負責”的父母——他們會“譴責”磕絆到孩子的地面、石頭、桌椅……, 還會做出拍打、踢踹那些物體的動作, 為孩子“解氣、報仇”。 久而久之, 孩子每每在磕絆之後, 都要大人或是自己踢打物體解氣、報仇才肯甘休。 這樣做確實也能夠較快地化解孩子的消極感受, 令孩子快樂起來。 但是, 孩子會從中“學”到什麼呢?
Advertisiment
他們會覺得自己之所以被磕絆、跌倒,
完全是因為外界的緣故,
而非自己的不夠小心、或是自己觀察、判斷的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而且在遇到挫折後,
他們要依賴於攻擊、譴責、抱怨外界因素來平衡心態。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將這樣的行為模式化,
形成習慣:遇到難題、挫折,
總是怨天尤人,
賴外界條件、賴自己運氣不好……而不認真地正視挫折、失敗;當然也就無法從中汲取教訓,
提高自身的能力了。
怎樣做才能更有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我們的心腸還是要“硬”一點,
多動動腦筋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