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的眼光看家長的行為, 如偷看日記、偷聽電話等, 就會認為家長對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的不滿情緒就會油然而生。 如此一來, 家長和孩子之間就會出現新的溝通障礙, 有的孩子會性格扭曲, 甚至會因此患上抑鬱症, 使得原本濃厚的親情變得淡薄了許多。
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不應隨意地踏入他們的“私密城堡”, 這是對孩子的尊重。 家長如果有意強行地“入侵”, 孩子的心靈就會從此對你關閉。 父母應該平視孩子、尊重孩子, 想要走近孩子, 就要多與他溝通, 瞭解他的內心世界, 還孩子一片快樂、純淨的心靈空間。
Advertisiment
家長如果一味地採用野蠻做法, 就會遭到孩子的強烈抗議。 雖說家長的出發點是關心孩子, 殊不知這種方式的“關心”, 無異于把孩子看成是一件自己的附屬品, 而不是將孩子看成是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獨立個體。
舉個例子:雪松的媽媽對待兒子可謂“盡心盡力”, 儘管雪松已經上初三了, 媽媽還是每天開車送他到學校門口, 如果他偶爾和同學出現點小矛盾, 媽媽就會出面為兒子解決。 最近, 媽媽發現雪松經常走神, 偶然被媽媽看見還會躲閃, 由此, 媽媽就判斷兒子對自己有所隱瞞。 所以, 她就趁雪松不在家時, 偷偷翻看他的日記, 發現兒子最近喜歡上同年級的一位女同學, 但是遭到了女孩的拒絕。 此時,
Advertisiment
有的家長習慣對孩子的一切進行過度的保護和包辦, 發現孩子對自己有所保留或隱瞞時, 就會千方百計地查看孩子的行蹤, 儘管出發點是對的,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確實不可取。 孩子無論大小, 都有自己不願讓別人知道的事情, 即使是幼稚園的孩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