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怎麼正確指引孩子看動畫片

養生之道網導讀:

父母怎麼正確指引孩子看動畫片?小孩子都愛看動畫片, 但是有的動畫片對孩子影響很大。 作為家長, 要學會引導好孩子觀看動畫片, 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父母怎麼正確指引孩子看動畫片呢?

在家長的眼中, 動畫片似乎缺點多多。 其實, 動畫片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 正如上面有位父親說的, 它對於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擴展孩子的知識面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確實如果家長在其中不予以適當的指導又可能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 所以, 家長必須正確引導孩子看動畫片。

趙麗女士6歲的女兒一看動畫片、卡通片,

Advertisiment
便會忘了吃飯、做作業, 經常沉浸在動畫片的情節中, 把“動畫語言”到處亂用, 學習成績有所下降。

趙麗女士沒有立刻制止女兒看動畫片, 而是與她共同制定了新的“作息時間”.趙女士特意瞭解了幾個電視臺正在播放的動畫片、卡通片的內容, 和女兒一起選了兩部她最感興趣、內容又比較健康的動畫片, 把它們列到了表裡。 這樣一來, 女兒覺得看動畫片是一項特殊的活動而對它特別在意, 養成了有條理的生活習慣和自我控制能力。

父母怎麼正確指引孩子看動畫片?

動畫片中的不良內容是最令家長感到不安的, 即使是好的內容, 孩子如果不與家長溝通也不見得都能理解。 從事多年兒童教育研究的黃曉儀老師建議,

Advertisiment
家長應儘量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卡通片。

1、2歲以下的幼兒最好別看動畫片

11個月的孩子已經能看懂聽懂電視中的某些情景了, 而2歲以下的幼兒, 一旦讓他坐在電視機前, 他會非常安靜的一直盯著電視看。

但是, 2歲以下的孩子各種感官器官都還沒發育完全, 如果讓他們在這個時候看動畫片, 動畫片裡強烈的色彩、刺耳的音效, 會影響孩子們的發育。

2、控制孩子看電視時間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 無論是誰都想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孩子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 我們更加要全方位保護, 特別是眼睛。 所以, 孩子在看動畫片時, 連續觀看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每天看電視, 更需要控制在45分鐘以內。

看電腦、看電視或者長期關注一樣事物,

Advertisiment
家長都會覺得不舒服, 更何況是孩子們。 通常一集動畫片的播放時間都是一個小時左右, 當然, 有些電視臺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 會長期甚至一整天滾動播放動畫片。

這個時候, 家長就要學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在15分鐘時陪他們聊天, 玩玩遊戲等, 在一集動畫片播放完畢後, 帶小孩到外面走走。

當然, 當孩子看電視的時候, 他們那種聚精會神的精力, 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呆在電視面前, 不願意休息, 千萬別強制, 不然會造成孩子的對抗心理。

如果他不願意離開, 你可以用帶他出去逛街、煮些小吃和他分享等等, 這樣分散他一直想看電視的心理, 才能避免孩子長期看電視。

Advertisiment

3、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如果睡前看動畫片, 一些劇烈的情節和畫面會對小孩產生影響, 導致他們處於興奮或者有陰影的狀態, 從而影響他們的睡眠。 而睡眠品質對發育中的孩子又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 睡前, 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其實, 在睡前的一個小時, 和孩子講故事、叫孩子和你分享一天他們在幼稚園裡的事情, 你也可以和他們講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這樣讓孩子在平靜中慢慢入睡。

Advertisiment

4、家長陪孩子看動畫片

家長陪孩子看動畫片, 既可以幫孩子把關, 還有促進親子關係等方面的益處, 當然, 也要講求方法。 孩子喜愛的動畫片, 哪怕家長根本不感興趣, 也要不露聲色。 “黃老師說, ”家長可以針對動畫片的內容和孩子聊聊, 發表自己的意見, 也鼓勵孩子說出他的看法。 這樣, 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

另一方面, 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看動畫片時的反應。 因為孩子接受資訊的方式與成人不同, 他們可能違背了動畫片作者的意圖去接受一些並非該節目所要傳遞的資訊或觀念, 所以要特別留意孩子對一部動畫片的評論或提問,有利於家長及時發現問題。還要規定孩子看動畫片、卡通片的時間、內容。

另外,可以把看動畫片和閱讀聯繫起來。閱讀和電視通常被視為兩個對立面,許多孩子因為有了電視“占”住眼睛和時間,便不願意去閱讀了。事實上,如果家長有意引導,看電視同樣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為何喜歡看動畫片

好多人都好奇,為何動畫片如此受小孩歡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喜歡看動畫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孩子的好奇心理起重要作用。

由於孩子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未知的東西都十分具有吸引力。動畫片裡面的卡通造型、色彩、畫面、聲音等等,孩子們都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觸及的,所以,他們喜歡在動畫片中尋找快樂,把自己的好奇心和奇幻地想法在動畫片中實現。

其次,孩子愛看動畫片還有一些客觀原因。

一方面,現在電視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想看電視非常方便。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家長的工作節奏和壓力加大,所以他們很少時間陪自己的孩子。當自己工作或者做家務事,孩子能夠乖乖地作在那裡看電視,父母自然花費比較少的時間,這樣也導致孩子用看動畫片打發時間。

動畫片雖吸引,但危害也多

最近有一個新聞,一個是6歲男童在家裡想出去,他想起奧特曼都是從視窗跳出去就可以,於是模仿奧特曼從6樓調下,導致摔傷;還有一個孩子模仿喜羊羊捆綁同伴在樹下的做法,將自己的小夥伴綁在一起。

由此可見,孩子看動畫片,會導致他們模仿裡面的情節和內容,有些負面畫面可能讓孩子誤信為真。

1、色彩鮮豔跳躍毀視力

孩子在2歲前眼睛發育都是未完全的,如果過早地看電視,會導致孩子視力發育不正常。而且,動畫片以畫片感去吸引小朋友,所以色彩極其豐富,畫面跳動頻繁,這樣對孩子的視力影響很大。

2、情節轉換太快傷記憶

優秀的動畫片情節緊湊、合理,寓教於樂,帶給孩子一種生活中體會不到的新奇感受。但對於孩子來說,動畫片情節太快、內容過於消極卻未必是好事。

孩子在3歲前,身體各個器官都在初次發育階段,特別是大腦和眼睛。孩子接受信號的反映沒有成年人快,如果情節轉化太快,損害孩子的腦力,從而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例如,孩子在看《喜羊羊》的時候,首先專注在羊的歡樂身上,突然間灰太狼出現時,他們看到的是暴力、是威脅和恐懼,這樣對孩子的記憶產生巨大的影響。

3、言行暴力骯髒受模仿

很多人認為,動畫片裡面的對話能幫孩子學習語言,甚至有父母購買英文動畫片,希望孩子能學會說英語。

但是動畫片中卻常常有很多不當的言行出現,例如《熊出沒》裡光頭強和熊二經常說髒話,《喜羊羊》裡面紅太狼平底鍋打灰太狼的暴力行為,《蠟筆小新》裡面出現一些黃色笑話……很多動畫片都有一些粗暴低俗的畫面和語言,這會影響孩子的言行,以及世界觀。

4、音效尖利刺耳引狂躁

嬰幼兒期是感覺發育的快速期,這時孩子柔嫩的器官對有害的視、聽覺刺激敏感性比較高,而動畫片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通常都會運用高昂的背景音樂、尖銳的音效。

特別是一些打鬧的場景,更是用高分貝的聲音,連家長都會感到不安,更何況是孩子呢?

家長需特別注意兩點:

一是動畫片中的情愛場面。如果您不想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愛呀愛”的,就請注意避開。

二是過於成人化的思想。有些動畫片(大多仍是來自於日本)的思想比較複雜,如人的兩面性、事物的悖論、世事的無奈、人心的險惡……大人都不一定能懂,更何況小孩兒呢?

家長需要適時引導孩子

家長最好能夠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在分享精彩之餘,更能瞭解孩子對片中情節的理解,如果孩子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家長就能及時發現並糾正過來,這樣,就可以避免了本文開篇所說的“驚魂一幕了”.

所以要特別留意孩子對一部動畫片的評論或提問,有利於家長及時發現問題。還要規定孩子看動畫片、卡通片的時間、內容。

另外,可以把看動畫片和閱讀聯繫起來。閱讀和電視通常被視為兩個對立面,許多孩子因為有了電視“占”住眼睛和時間,便不願意去閱讀了。事實上,如果家長有意引導,看電視同樣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為何喜歡看動畫片

好多人都好奇,為何動畫片如此受小孩歡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喜歡看動畫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孩子的好奇心理起重要作用。

由於孩子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未知的東西都十分具有吸引力。動畫片裡面的卡通造型、色彩、畫面、聲音等等,孩子們都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觸及的,所以,他們喜歡在動畫片中尋找快樂,把自己的好奇心和奇幻地想法在動畫片中實現。

其次,孩子愛看動畫片還有一些客觀原因。

一方面,現在電視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想看電視非常方便。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家長的工作節奏和壓力加大,所以他們很少時間陪自己的孩子。當自己工作或者做家務事,孩子能夠乖乖地作在那裡看電視,父母自然花費比較少的時間,這樣也導致孩子用看動畫片打發時間。

動畫片雖吸引,但危害也多

最近有一個新聞,一個是6歲男童在家裡想出去,他想起奧特曼都是從視窗跳出去就可以,於是模仿奧特曼從6樓調下,導致摔傷;還有一個孩子模仿喜羊羊捆綁同伴在樹下的做法,將自己的小夥伴綁在一起。

由此可見,孩子看動畫片,會導致他們模仿裡面的情節和內容,有些負面畫面可能讓孩子誤信為真。

1、色彩鮮豔跳躍毀視力

孩子在2歲前眼睛發育都是未完全的,如果過早地看電視,會導致孩子視力發育不正常。而且,動畫片以畫片感去吸引小朋友,所以色彩極其豐富,畫面跳動頻繁,這樣對孩子的視力影響很大。

2、情節轉換太快傷記憶

優秀的動畫片情節緊湊、合理,寓教於樂,帶給孩子一種生活中體會不到的新奇感受。但對於孩子來說,動畫片情節太快、內容過於消極卻未必是好事。

孩子在3歲前,身體各個器官都在初次發育階段,特別是大腦和眼睛。孩子接受信號的反映沒有成年人快,如果情節轉化太快,損害孩子的腦力,從而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例如,孩子在看《喜羊羊》的時候,首先專注在羊的歡樂身上,突然間灰太狼出現時,他們看到的是暴力、是威脅和恐懼,這樣對孩子的記憶產生巨大的影響。

3、言行暴力骯髒受模仿

很多人認為,動畫片裡面的對話能幫孩子學習語言,甚至有父母購買英文動畫片,希望孩子能學會說英語。

但是動畫片中卻常常有很多不當的言行出現,例如《熊出沒》裡光頭強和熊二經常說髒話,《喜羊羊》裡面紅太狼平底鍋打灰太狼的暴力行為,《蠟筆小新》裡面出現一些黃色笑話……很多動畫片都有一些粗暴低俗的畫面和語言,這會影響孩子的言行,以及世界觀。

4、音效尖利刺耳引狂躁

嬰幼兒期是感覺發育的快速期,這時孩子柔嫩的器官對有害的視、聽覺刺激敏感性比較高,而動畫片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通常都會運用高昂的背景音樂、尖銳的音效。

特別是一些打鬧的場景,更是用高分貝的聲音,連家長都會感到不安,更何況是孩子呢?

家長需特別注意兩點:

一是動畫片中的情愛場面。如果您不想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愛呀愛”的,就請注意避開。

二是過於成人化的思想。有些動畫片(大多仍是來自於日本)的思想比較複雜,如人的兩面性、事物的悖論、世事的無奈、人心的險惡……大人都不一定能懂,更何況小孩兒呢?

家長需要適時引導孩子

家長最好能夠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在分享精彩之餘,更能瞭解孩子對片中情節的理解,如果孩子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家長就能及時發現並糾正過來,這樣,就可以避免了本文開篇所說的“驚魂一幕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