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教孩子學會理財

很久以前, 有一個父親對十幾歲大的兒子說, 兒子啊, 你現在長大了, 我該把家裡祖傳的寶貝交給你了。 不過你要想得到這個傳家寶, 必須得自己出去掙一些錢來跟我換。

兒子從小嬌生慣養, 哪知道錢是從哪兒來的呀。 他愁得不得了, 就坐在路邊哭。 媽媽看見了很心疼, 就塞給孩子5塊錢, 讓他充數。 兒子把錢交給父親, 父親卻看也沒看就給扔到河裡去了。 兒子眼看著那5塊錢順水而去, 毫無憐惜之意。 父親說, 這錢不是你掙的, 不能算數。 兒子只好又出門了。 他又坐在路邊哭, 他媽媽又塞給他5塊錢。 兒子把這錢交到父親手裡以後,

Advertisiment
父親幾下就把錢撕得粉碎。 兒子看著父親撕錢, 覺得莫名其妙, 站在那裡發呆。 父親生氣地說, 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假如你還拿別人的錢來騙我, 那你一輩子也別想得到我的傳家寶了。 兒子出了門, 又坐在路邊哭。 他媽媽說, 兒子啊, 媽實在沒法幫你了, 你只能自己去想辦法了。 兒子無奈只得上路, 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給別人打零工。 活重, 工錢低, 孩子風餐露宿, 省吃儉用, 好不容易積攢下了幾毛錢, 終於可以回家了。 當他用雙手把錢交給父親時, 老父親正坐在火塘邊抽煙。 他接過那幾張破破爛爛的票子, 看也沒看就扔進了火塘。 兒子急了, 撲過去從火中把那幾毛錢搶了出來, 大哭著說, 爸爸你不能這樣做啊!這錢是我吃了多少苦,
Advertisiment
好不容易才掙來的。 這時候, 老父親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對兒子說, 你終於知道東西的來之不易, 知道愛惜一分一毛錢了。 現在, 我可以放心地把傳家寶交給你了。 他搬出一個精緻的大木箱, 裡面裝滿了祖祖輩輩用過的木匠工具。 後來, 兒子學會了父親的手藝, 也繼承了父親勤儉的美德, 那個傳家寶也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

當然了, 這只是一個傳說, 不過它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那就是只有對來之不易的東西人們才會珍惜, 而惜物的美德是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起的。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都懂得珍惜自己的所有呢?大多數孩子平時兜裡總有不少零花錢,

Advertisiment
就連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也要省吃儉用、想盡辦法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每到學校號召給災區捐款的時候, 孩子們倒也出手大方, 一百元一張的鈔票隨意就扔進了捐款箱――― 這些捐款都是他們回家向爸爸媽媽要來的。

不過我也知道, 有不少家長已經認識到培養孩子節儉的美德、讓孩子學會珍惜的重要性。 小江的爸爸媽媽就是一個例子。 說起來, 小江家其實挺富裕的, 但是小江的爸爸媽媽為了不讓孩子有過多的優越感和依賴性, 就有意識地限制小江的零用錢。 遇到孩子有零星的需要時, 他們就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來解決。 有一次, 小江發現廢品站收購飲料罐, 幾分錢一個, 他就開始留心在自己家裡收集,

Advertisiment
後來還到親戚朋友家收集。 小江的父母鼓勵孩子這種既能學習自立、又能保護環境的做法, 也幫他一起收集。 時間長了, 小江一點一點積攢了幾百元錢。 知道了錢的來之不易, 到要買東西的時候, 小江可仔細呢!

除了讓孩子自己憑勞動來掙錢以外, 家長們還可以經常讓孩子參與家庭理財, 讓他瞭解到錢有許多用途, 同樣數量的錢可以做許多不同的事情, 教孩子通過比較和權衡來做出最合理的消費方案。 從這些經驗中孩子能夠很早就學會在花錢消費之前先比較、考慮, 不會一時衝動。 等孩子長大一些以後, 還可以讓他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和收支需要, 與爸爸媽媽共同分擔當家的責任。 要知道, 這不僅僅是在教孩子學會花錢,

Advertisiment
而且是在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呢。 白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