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該如何使用請教式讚美孩子?

請教式讚美更能給孩子以激勵, 讓孩子更加努力地發揚自己相應的優點。 可以說, 請教式讚美, 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小松沒有學習外語的天賦, 他本來在小學裡英語就學得不怎麼樣, 上了初中後, 英語仍然比較差。

為了幫助小松學好英語、提高他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我和丈夫想了很多 辦法。

比如, 我給他買來英語磁帶和光碟, 讓他聽和看;在家裡每件物品上都貼有相應的英文單詞, 我與他進行英語對話等。

剛開始小松還能新鮮一陣子, 但對他提高英語興趣和成績沒有太大的幫助。

後來,

Advertisiment
丈夫想到了一個方法, 他決定向小松學習英語。

丈夫的英語在上學時就不怎麼樣, 如今, 他二三十年不用英語了, 剩餘的那點可憐的英語早還給老師了。

決定之後, 丈夫就開始行動, 他重新拿起了英語課本, 要拜小松為師。

“小松, 我覺得你的英語比我強多了, 可不可以當我的英語老師啊?”

“我能行嗎?我的英語這麼差。 ”小松對爸爸的提議有些不自信。

“沒事, 我的英語扔下這麼多年了, 肯定比你差遠了, 來, 我們可以從頭學起來。 ”

“哦。 那我怎麼教你呢?”小松“好為人師”的本性顯露出來了。

“我用你姐的英語書學, 我們學同一冊, 我不懂的單詞啊, 句子啊, 語法啊, 我就問你, 怎麼樣?”

“行!”小松高興地答應了。

從那, 丈夫就總是抱著初一的英語課本,

Advertisiment
很虛心地請教小松。

我發現, 小松對英語的學習也更上心了, 也許是怕爸爸問倒他吧。

父母放下架子, 向孩子學習, 其實是在肯定孩子, 由衷地讚美孩子。

這種向孩子請教學習的讚美方式, 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產生某種成就感。

請教式讚美更能給孩子以激勵, 讓孩子更加努力地發揚自己相應的優點。 可以說, 請教式讚美, 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有一段時間, 小語跟她的一個同學學會了十字繡。 她利用業餘時間, 繡了一對在叢林中飛舞的蜻蜓。

我看了她繡的十字繡, 很驚訝, 那形象的花草、舞動著翅膀的蜻蜓非常 逼真。

我由衷地讚歎:“哎呀, 小語, 你太了不起了!你這是怎麼繡出來的啊?”

小語只是嘿嘿地笑,

Advertisiment
看得出, 她對這件花費了兩三個月的業餘時間才完成的“作品”很自豪。

“看你繡得這麼漂亮, 我也想學習一下, 你能教教我嗎?”我很真誠地對她說。

“當然可以, 不過這得有耐心, 才能繡好。 ”小語儼然一位老師, 以教導的口吻對我說。

“沒問題, 我有耐心。 ”我認真地說。

小語迅速地跑到自己的房間裡, 拿來繡布、繡線、繡針、繡架等材料。

孩子果然都喜歡指導成人, 看小語那麼認真的樣子, 我也積極配合, 正兒八經地坐在了沙發上, 聽小語講解起來。

“先把繡布這樣繃緊在繡架上, 這樣繡的時候就容易多了……然後, 我們找到繡布的中心點, 也就是這個圓形的大約中間部位, 從這裡開始繡。 按照圖案提示, 選擇合適的線, 然後穿進繡針裡面,

Advertisiment
根據圖案的花紋開始繡就可以了……”

小語很耐心地給我講著, 我知道自己沒有太多的業餘時間去做這個, 但我知道, 向女兒學習這件事, 會給她很美好的感覺, 並促進我們之間的情感溝通。

小松雖然不怎麼喜歡學習, 但他喜歡搞些小發明, 他的“傑作”諸如衛生間節水裝置、簡易毛巾架、環保型筆筒等, 都讓我們讚歎不已。

一天, 小松又悄悄地拿出一塊兩用的抹布, 沖我大聲炫耀:“媽, 我給你做了一塊特殊的抹布, 你看, 這一面是濕布, 這一面是幹布, 這樣你就不必用濕布擦了桌子再跑去拿幹布擦了。 用這個的時候, 先用濕的這一面擦, 然後再反過來用幹的這一面擦, 這一塊抹布就搞定了。 ”

我好奇地接過他遞給我的抹布。 這塊淺黃色的毛巾,

Advertisiment
比普通的毛巾要厚, 果然一面是濕的, 而另一面幹得沒有一點水分。

“哇, 你好厲害啊, 小松。 ”我一邊用毛巾擦了擦桌子, 一面讚歎地說。

小松自豪地說:“嘿嘿, 小意思。 ”

“你是怎麼做出來的, 我怎麼做不出來?快告訴我。 ”我虛心地向小松請教。

小松奪過抹布, 說:“這太簡單了, 你看, 這是兩塊一模一樣的毛巾, 中間夾著一層不透水的塑膠, 邊上用小曲別針別起來。 ”

我翻開毛巾看了看, 果然發現毛巾的四角、四條邊上有幾個小別針, 被毛巾上的毛遮蓋住了。

“洗的時候, 只要把小別針取下來, 分別洗一下就可以了。 ”

我向小松豎起了大拇指:“你就是不一般!”

小松很得意。

在孩子面前, 父母不要裝作什麼都懂的“權威”, 要放下架子, 虛心向孩子學習。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會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向孩子請教,可涉及很多方面,只要孩子強于父母的地方,只要是孩子做人、做事、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優勢,都可以成為父母請教的內容。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會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向孩子請教,可涉及很多方面,只要孩子強于父母的地方,只要是孩子做人、做事、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優勢,都可以成為父母請教的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