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該如何定位家庭的主角

父母為了維護自己作為家庭主角的權威, 如果總是當著孩子的面, 說些言過其詞的過分渲染的話, 必然在孩子心中造成一種印象:自己是累贅, 是負擔。 孩子擔心被遺棄的原因, 大概也正在於此。 曾看見一個小女學生淚流滿面, 因為放學後, 家長沒來接她。 也觀察到一些孩子在野餐結束時, 那麼急匆匆地跑上汽車, 仿佛大人真的會把他們丟在曠野裡似的。

當然, 為了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父母也不必總是那麼謹小慎微, 說話——字斟句酌, 行動——拘謹造作。 關鍵問題是應使孩子感覺到他的存在創造著家中幸福的氣氛。

Advertisiment
生活在這樣明朗愉快環境裡的孩子, 一般不留心聽父親與母親談話, 而且對父母親的牢騷話只付之一笑。 因為他們相信, 這不過是在說俏皮話, 或者只是由於父母一時情緒不佳, 才脫口而出的。 反正無論什麼事, 也不會沖淡他們這些孩子給家庭生活帶來的快樂。 可是一旦父母的舉止中表現出焦躁不安, 情緒反常, 愛發脾氣, 總之, 當家庭生活中很少有歡笑的時候, 孩子就會苦惱。 他感到自己生活在世上是個錯誤。 這麼一來, 賴以建立孩子信任的基礎, 使他產生樂觀情緒的基礎就瓦解了。

毫無疑問, 那些憂心忡忡, 愁眉苦臉的父母們, 也愛自己的子女。 可是他們深信, 唯有他們一一父母們, 才是家庭生活的主要角色。

Advertisiment
所以他們的舉止很任性, 這就造成一種印象:他們還沒有長大成人, 還沒有擺脫掉那種童年和少年時期以我為中心的觀念, 儘管他們已經永遠失去了青年人的天真。 對於他們來說, 孩子是次要的角色。 甚至即使他們溺愛孩子, 並且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 他們照樣還是覺得孩子只不過應當是不令人討厭的、不去留心父母的談話、不把他們捆在家裡, 也不妨礙他們休息的小生命而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