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該如何解釋孩子的困惑

在培養孩子精神生活時, 父母們可能會深刻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聖職責。 父母們只有成為孩子的啟蒙者以後, 最高權力才算實現;父母們只要把神聖的精神傳輸給孩子, 才算完成了養兒育女的這一神聖目的。

困惑和疑慮充斥在這個世界上, 因此, 對孩子來說, 增強他們的信心, 使之堅定不移, 就變成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有以下三種解決方式:

第一種, 用我們的思想教育他們等待時機。

第二種, 對已經出現或將可能出現的疑慮和困難, 我們盡力幫助孩子解決。

第三種, 教會孩子抓住事物的本質。

Advertisiment
同時, 還要關注當代的思潮, 使孩子在接受各種新認識時, 都能夠坦然面對事實, 還要保護自己, 免受致命錯誤的影響。

第一種方法對年輕人來說有失公平。 第二種方法也不可行。 因為他們習慣了母親的保護, 當困難來臨, 他們往往發現自己無法應付, 這樣匆忙得出的結論, 不可能是好的解決辦法。 這時, 他們認為自己被培養成廢物, 為此而氣憤, 還為自己的懦夫行為氣憤。 他們把自己看成了懦夫, 也為被時代拋棄而氣憤, 這樣他們很容易轉變立場, 成為一個好鬥、愛挑釁的人。 我們仔細看看第三種方法, 首先是關於對當代思潮的認識。 年輕人盲目崇拜當代的輿論, 年輕人急於知道有關宗教和生活的全部重要問題。

Advertisiment
他們不會局限于父母所認定的思想領袖, 他們熱衷於當代著名思想家的觀點, 他們想被新潮思想拋棄, 他們對每個問題的內在本質, 更感興趣。

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常常放棄自己的理想時, 不應當為此吃驚。 這樣的變故, 一直存在于培養孩子的全過程中。 它一旦發生, 誰都無法改變。 自己選擇的領袖, 孩子是公開追隨的, 倘若家教太嚴的話, 也可能是秘密的;從內心裡講, 孩子們是虛心、謙恭地改變著對父母的忠誠。 對孩子的這種叛逆, 父母們不應該感到氣憤, 因為, 如果我們的興趣超出了家庭的範圍, 我們也有權利做出這樣的選擇。

孩子正處於好奇的時期, 會常常追問父母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樣, 父母常常就會用一些聽上去聰明、實際很模糊的答案,

Advertisiment
給孩子胡亂解釋。 事實上, 此時的父母用“我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才是正確的。 因為“我不知道”的回答能夠帶來求知的努力, 以及為尋找答案所需做的必要研究。 即使那樣, 我們還會不時碰到書上可能存在的錯誤。 採用這樣的教育, 十分有利於實現心理的平衡和穩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