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父母應重視幼兒自尊的培養

小編感言:


“你很特別。 ”對三、四歲的孩子來說, 再沒有比這句話更重要的事了!當孩子問問題時, 我們會用什么態度回答他?當孩子興高采烈的告訴我們, 他遇到“好玩、有趣”的事時, 我們會用什么樣的心情響應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敏感, 他會從與成人的互動中知道“我在這個人的眼里價值多少?”更重要的是, 孩子也會用我們看他的角度來看他自己。


延伸閱讀——嬰幼兒教育系列>>

為寶寶營造一個感知樂園 精神健康始于嬰幼兒

嬰兒智力的八次飛躍 讓寶寶學會和成人交往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Advertisiment
他就會用同樣的心去看待周圍的世界。 正向的自我概念與自尊, 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要靠后天。 對孩子來說, 當我們用欣賞的角度看待孩子, 就是最好的培育, 當我們相信孩子的能力, 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 就是鼓勵孩子的好方法, 當我們用正向的態度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 他的心就會受到我們的鼓舞。

建立孩子的自尊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在幼兒研究中指出“低自尊的幼兒將焦點放在失敗, 而非成功上, 問題而非挑戰上, 困難而非可能性上。 ”低自尊的幼兒認為世界是黑暗且令人沮喪的, 到處充滿了危險及脅迫。 同時, 在青少年研究中也發現“低自尊與兒童受虐、學業成就低、青少年懷孕、犯罪以及藥物和酒精使用過量有關。
Advertisiment
”我們會想和什么人往來?有信心的還是沒自信的?積極樂觀的還是悲觀消極的?這些評判標準與一個人的自尊有著莫大的關聯。

【自動自發, 創造自我歸屬感】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主動又勤勞的。 因為肢體比以前更令他有“隨心所欲”之感, 對周遭事物總是表現出“躍躍欲試”的心情。 父母應當把握這樣的好時機, 善用孩子的“自動自發”, 鼓勵孩子“暢所欲為”, 為孩子創造歸屬感。 那是幫助孩子取得“自信”的好方法, 讓孩子由“做中”培養對自己的體認與信任。

當孩子問問題時, 我們如何表達對他的接納呢?安靜的聽他說, 了解他的思考脈絡, 不對他的答案做任何評價, 了解他的看法與觀點, 重視他的問題, 與他好好的對談。

Advertisiment
而這不正是我們希望他人與我們互動的方式嗎?所以, 當孩子開始作一些肢體上的伸展時, 我們成人該怎么做?我們其實不該說:“小心喔!這樣很危險。 ”而是應該說:“我相信你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這對你是個挑戰, 你好想做到, 是嗎?”因此, 關鍵在于成人與孩子的互動與心態。

當我們與孩子交談時, 所透露的語言訊息是什么?當我們傳遞的是信任, 孩子就收到信任;當我們傳遞的是關懷, 孩子就收到關懷。 我們所說與所做之間有沒有一致?如果有, 孩子就不會混淆, 不用花精神來厘清父母的“意思”, 而是將精神用在學習上。  

【父母有哪些行為會損害孩子自尊?】

外在世界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因此, 父母所營造的環境很重要。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很少贊美孩子, 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優點;如果父母老是批評孩子, 孩子也會批評自己和身邊的人。 當我們一味的強調沒有做到的、沒做好的, 孩子的挫敗感就會很深。 他會認為是自己沒有用、沒有能力的人;當我們預設孩子還太小、做不好時, 我們給孩子的就是懷疑自己, 因為連我的媽媽或爸爸都說我不會, 我真的做得到嗎?

對三至四歲的孩子來說, 由“做中學”是很重要的。 只要他評估自己大概可以“試一試”, 他就會有意愿嘗試, 因為, 學習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也是生命發展的重要任務。 可惜的是, 父母總是對“該學什么”充滿了評估與判斷。 如果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意愿完全相反, 孩子的生命能量就會卡在“自己想要”與“父母期待”之間。
Advertisiment


臺灣父母總喜歡“比較”, 在孩子還是寶寶的時候, 比身高、體重、皮膚, 比先掉牙、先說話;等孩子更高大時, 比的項目又更多了。 我們很少教導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進步的地方在哪里”, 我們也沒有教導孩子如何“向內看”, 看到自己的力量。 其實, 跟別人比是很辛苦的, 因為一樣米養百種人, 怎么會比得完了?可是, 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別的, 他可是會創造出自己所獨有的價值!

還有, 父母總是“愛子心切”, 代勞各種雜事, 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 試想, 如果我們自己被看成是一種“負擔”時, 自己的感覺會是什么?我們會喜歡自己嗎?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嗎?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嗎?我們可能會“很想獨立”, 同時也會有更深的焦慮。

親子關系是最忌諱的是成人口頭的揶揄與諷刺,孩子的心頭是很敏感的,他可是會記在心里。當我聽到四歲孩子罵:“你這個白癡!”“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這只豬!”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圍繞著這個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么了。dr. david elkind 在《揠苗助長的危機》一書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與第五年,會開始利用語言將外在世界內化。這時成人要認真的思考,孩子的腦子里該裝些什么語言?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父母的接納、尊重與關懷,無條件的愛,以及真誠的贊美與肯定,對孩子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是孩子建構自我形象的重要來源。當孩子能將這些養料都內化時,就不用仰賴他人的肯定。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為孩子創造的是“有料的生活經驗”。

提供孩子自主選擇權,給孩子一些我們已經過濾過的合宜選項,讓他從中選一。自主的選擇經驗能讓孩子體驗信任自己及勝任感的愉悅。

1、提供孩子成功的經驗,并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專長和能力。
2、提供孩子面對挑戰的經驗,讓孩子勇于接受挑戰,并學習接受挑戰的結果。
3、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教導。 

【發現孩子的內在寶藏】

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自尊,孩子也會有良好的自尊。看來,父母還是得從自己著手才成。為人父母者必須不斷的學習,也帶領孩子用同樣的心態來成長與學習。其實,孩子是很勤勉的,很熱愛學習的。如果我們愿意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我們只是在一旁的陪伴者、鼓舞者,就會對孩子的能力有更多的體會與領悟!當為人父母者能看到孩子內在的寶藏時,孩子才會相信自己的珍貴與特別。 同時也會有更深的焦慮。

親子關系是最忌諱的是成人口頭的揶揄與諷刺,孩子的心頭是很敏感的,他可是會記在心里。當我聽到四歲孩子罵:“你這個白癡!”“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這只豬!”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圍繞著這個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么了。dr. david elkind 在《揠苗助長的危機》一書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與第五年,會開始利用語言將外在世界內化。這時成人要認真的思考,孩子的腦子里該裝些什么語言?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父母的接納、尊重與關懷,無條件的愛,以及真誠的贊美與肯定,對孩子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是孩子建構自我形象的重要來源。當孩子能將這些養料都內化時,就不用仰賴他人的肯定。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為孩子創造的是“有料的生活經驗”。

提供孩子自主選擇權,給孩子一些我們已經過濾過的合宜選項,讓他從中選一。自主的選擇經驗能讓孩子體驗信任自己及勝任感的愉悅。

1、提供孩子成功的經驗,并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專長和能力。
2、提供孩子面對挑戰的經驗,讓孩子勇于接受挑戰,并學習接受挑戰的結果。
3、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教導。 

【發現孩子的內在寶藏】

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自尊,孩子也會有良好的自尊。看來,父母還是得從自己著手才成。為人父母者必須不斷的學習,也帶領孩子用同樣的心態來成長與學習。其實,孩子是很勤勉的,很熱愛學習的。如果我們愿意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我們只是在一旁的陪伴者、鼓舞者,就會對孩子的能力有更多的體會與領悟!當為人父母者能看到孩子內在的寶藏時,孩子才會相信自己的珍貴與特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