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難忘的人生閱歷, 艱苦的歲月磨礪, 鑄造了我過硬的心理素質, 也奠定了我教育子女的良好基礎。

說到教育孩子, 我想, 任何一位元家長都會期望自己的子女成才。 然而, 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也在不斷地調整, 以適應變化中的客觀世界。

但是, 在教育子女方面, 家長們很容易陷入一些誤區。 比如, 我身邊就有人認為, 家長工作繁忙任務重, 生存的壓力很大, 哪有時間教育孩子;作為家長, 應該以事業為重, 把教育子女的任務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就行了;孩子小,

Advertisiment
不懂事, 等長大了再教育;學校是教育的主體, 一切都可以依靠學校……

正是受這些不良思想的影響, 有些年輕的家長把孩子生下來, 就往孩子的爺爺奶奶家一扔, 不管了。 等到孩子要上學了, 才想起來要自己帶, 這時候, 孩子往往已經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性或習慣, 他們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是母愛, 什麼是父愛。 孩子繼續長大, 到了第二個快速發育期, 家長也許這時才發現有問題, 孩子不聽話了, 而自己卻又無能為力, 東西南北亂找原因, 甚至還責怪老人、怨恨他人……

其實, 很多孩子變“壞”的原因很簡單, 主要是家長沒有及時修正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 離不開父母的親職教育, 這是其他任何角色都替代不了的。

Advertisiment
家長們應該從小教育子女, 與孩子生活在一塊, 共同成長, 並及時地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 父母不僅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而且是他們最直接、最關鍵、最重要的老師, 更是他們終生的老師。

我的愛人韋少先, 在共和國誕生的那一年出生, 是一位智慧、勤勞且堅強的男人。 我們各有事業, 直到30歲才結婚成家。

在教育子女的實踐中, 我和我的愛人不斷地摸索。 孩子還沒有出生時, 我們就開始閱讀有關方面的書籍, 瞭解生兒育女的知識, 為寶寶的降生做好精神方面的準備。 孩子出生後, 我們都表現得很從容。

那個年代不像現在, 生一個孩子, 老人圍一圈, 大家都視為掌上明珠, 金貴得不得了;有的人家還相互攀比照顧孩子,

Advertisiment
稍微把握不好度, 不知不覺就產生了溺愛行為;有的兩家老人則相互埋怨, 責備對方照顧孩子不周。

我大兒子1978年出生, 小兒子1980年出世, 那時, 正是我們兩口子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 孩子的爸爸是當時縣裡有名的筆桿子, 寫材料、籌備會議, 成天忙得不可開交。 我是廠裡市場部的技術員, 很多事情需要我做。 仔細衡量孩子和工作, 哪一頭都不捨得放下。 但是, 我們還是非常明確:帶孩子、教育子女是更重要的任務!我們堅持自己帶孩子, 白天照顧好三頓飯, 極少讓他們自己上街湊合著吃;晚上, 我們邊做家務, 邊與孩子溝通。 儘管工資很低, 但我們還是會買來各種小畫書或自製一些玩具, 與孩子共同學習、遊戲, 開拓孩子的視野,

Advertisiment
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 同時, 我們也很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旦發現孩子的思想情緒有所變化, 就會主動與孩子談心, 並幫助他們消除疑慮。 我們不僅是他們的父母, 更是他們的朋友。

人生是短暫而美麗的, 它需要我們用智慧去把握, 用心血去澆灌!正確處理好事業、家庭、子女之間的關係, 會讓子女更優秀, 讓人生更精彩。

我的家庭很融洽, 兩個兒子都身心健康, 德智體全面發展。 老大韋一丁曾經對他的父親有過這樣幾段記錄:

“爸爸是一位正統而又不乏激情的知識份子, 在工作中, 兢兢業業;在生活中, 嚴肅與幽默並存。 他性格中更多的是倔強, 對於權貴從沒有逢迎諂媚的態度。

“我上小學時, 母親擔任了廠裡的廠長,

Advertisiment
經常早出晚歸, 家裡的一部分重擔就壓在了父親身上, 本來不會做飯的他, 也逐漸成為廚房裡的主角。

“他對我母親的工作也給予了無私的幫助。 母親當了廠長後, 產品銷路亟須拓寬, 生產管理任務繁重, 市場銷售壓力加大。 父親二話不說, 就投入到市場開拓之中。 他長期在外地出差, 做市場調查, 商業談判, 甚至把他兒時的很多同學也發動起來……”

的確如兒子說的那樣, 愛人給了我很多幫助。 我很感謝他, 更感謝這個融洽的家庭, 正是有了全家人的共同努力, 我才有了今日閃亮的光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