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是早期教育的首要對象

親子園早期教育是教師、家長、幼兒互動遊戲的教學模式, 通過親子間的互動使孩子得到良好發展, 經驗和實踐告訴我們, 在教育活動過程中, 父母容易走進三個誤區。

早期教育避免盲從

誤區一:包辦代替

活動中有許多環節要求寶寶動手操作, 這時, 父母就很容易忽視孩子操作過程, 不注意觀察孩子, 而注重孩子操作的結果, 如:做的手工是否工整、美不美等等。 因此, 常常會急於動手幫助寶寶, 甚至比幼兒自己操作得多, 看起來, 孩子似乎是旁觀者、欣賞者。 這樣就容易走入包辦代替的誤區, 剝奪了孩子的動手機會,

Advertisiment
孩子是一個有著強烈學習欲望的個體, 他們不僅需要看, 聽, 還需要摸, 聞, 嘗和不斷的擺弄, 重複, 模仿, 構建屬於自己的經驗。

誤區二:強迫練習

有的孩子相對好動, 往往表現為對操作活動持續不久, 注意力轉移比較快, 這時父母為了讓孩子完成, 就千方百計強迫幼兒操作, 不管幼兒是否願意, 忽視幼兒當時的情況、狀態, 常常引起幼兒哭鬧, 父母和幼兒情緒都受到影響。

誤區三:放任自流

父母帶孩子來到活動室後, 任由孩子自由活動, 不加引導, 只是等到孩子的行為妨礙別人的活動或是不安全了才干涉、阻止孩子的行動。 這樣的家長缺乏引導孩子的方法, 也無法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為孩子提供説明。

Advertisiment

親子園提高父母早期教育水準的途徑

途徑一:家教沙龍

定期開辦沙龍, 約請專家廣泛地向父母介紹0-3歲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親子教師的經驗講述;父母之間交流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並探討適宜的教育策略;針對某一專題開展探討活動例如“怎樣與寶寶交談”、“怎樣引導寶寶的交往技能”“怎樣防止以外傷害”、“小飲食, 大學問”。

參加幼稚園親子教育活動, 有些父母或多或少地錯誤地認為, 只要孩子得到發展就可以了, 而忽視了自身的學習意識, 學做父母的意識比較淡薄, 通過家教沙龍的系列活動, 一方面豐富父母科學育兒的經驗, 瞭解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 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樹立父母學做父母的意識,

Advertisiment
考慮自己是否具有教育孩子的知識和修養, 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準, 自覺地發揮模範作用, 學做稱職的父母。

途徑二:有目的地系統地開展親子活動

有了科學早教的理論還不夠, 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實踐中運用科學的早教觀點。 父母迫切希望瞭解親子園組織什麼樣的教學活動, 參加什麼樣的活動孩子會有發展和提高。 為此, 精心地設計親子教育活動、互動遊戲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教給父母早期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實踐科學早教理念。 在每次遊戲活動前向家長詳細介紹此項活動的目標、意義及指導要點;在活動中針對幼兒的個別問題與家長共同分析原因, 嘗試多種引導方法;在活動結束後,

Advertisiment
選擇一些有共性的教育不適宜行為的錄像片段, 組織家長觀看, 交流教育觀點、解決策略, 達成良好教育行為的共識。

途徑三:發揮環境的提示作用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個不斷堅持, 持續加強的過程, 加強環境的提示作用和與人互動作用, 促進父母的自我完善意識。 生活活動中, 自由活動時間裡, 家長容易忽略自己的教育行為, 因此, 我們在活動區裡、玩具櫃上及大型玩具上貼上提示語, 提醒家長注意自己的教育行為, 並對教育行為有突出問題的家長進行個別幫助, 使其轉變觀念。

小編總結:總之, 將父母作為親子園早期教育的首要對象, 是在親子活動的具體場景下教師、父母、幼兒三者互動, 並不改變組織父母和寶寶進行親子活動的教育形式,

Advertisiment
只是在此基礎上注重指導父母的科學早期教育觀點和教育行為的形成, 最終促進孩子的健康和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