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未滿18歲就算是小孩子, 不管是大小孩還是小小孩他們都很討厭一件事情, 就是父母和老師的囉嗦和絮叨, 所以我如果有什麼話想讓我的兒子(5歲)或我的學生知道並認同, 我一定會用最簡練的語句傳達給他們, 這樣他們才能夠記得, 並方便他們在生活實踐中經常提醒自己。
還有就是照顧好孩子的情緒實在太重要了, 曉之以理效果大不如動之以情。 教過幾年書的老師大都會明白一個道理, 學生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上一門課, 也會因為討厭一個老師而討厭上一門課。 說白了,
Advertisiment
在這些前提之下, 我的生活和工作經驗告訴我有以下一些話對孩子幫助會很大。
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們常常教育小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其實這句話小孩常常會有不同的理解。
曾經有一個家長很無奈的告訴我, 說她有一天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 讓她孩子幫忙拿個東西過來, 結果她女兒回答她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讓她哭笑不得, 但又不知道怎麼回應。 大家覺不覺得這裡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自私和推卸責任的意思呢?
我覺得教育小孩時, 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媽媽忙得不可開交,
Advertisiment
所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能(我只是說可能)會有養成小孩自私和推卸責任的副作用, 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更能培養小孩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2.“你可以帶, 但要自己照顧好”
這句話是我們外出時, 我兒子有時候會想帶這個玩具那個玩具, 我想大多數家長可能會斷然拒絕。 如果答應了又常常因為玩具丟失或弄壞而讓小孩子大吵大鬧, 讓父母覺得還是不要太“寵”小孩子, 暗下決心下次不再讓小孩帶玩具。 但是這麼做你又剝奪了小孩選擇的權利, 他沒有做不道德或傷害他人的事,
Advertisiment
當然我已經有和小孩解釋清楚“照顧好”是什麼意思, 就是A照顧好自己的玩具不損壞和丟失;B照顧別人,不許給別人添麻煩;3.如果玩具弄丟或損壞了, 你可以哭, 但不許責怪他人。 以後我就不用再多做解釋, 只需告訴他“你可以帶, 但要自己照顧好”, 甚至有時候, 我都還沒開口, 他就會自己說出這句話。
而在不同的人生階段, 我會用不同的語言告訴孩子這個道理, 因為你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水準。 同樣是這個道理, 我對高中的孩子們是這麼說的, 請大家看第3條。
3.任何人都不能以愛的名義去限制他人自由,
Advertisiment
這句話更高度概括, 第2條只是這一條的一個具體表現。 這是我常常告訴高中學生的一句話, 目的在於讓他們分辨清楚在什麼情況之下要“維護自身權利”和“學會拒絕”。
例如, 某個學生問“有個同學總是粘著他, 有時候讓他很不舒服, 是不是該拒絕。 ”“老師不讓我參加社團活動, 因為怕影響學習。 ”“媽媽讓我不要和XXX同學來往, 怕他會把我帶壞。 ”
4.不被理解是生活的常態
學生最常向我訴苦的問題之一是“周圍的人都不理解我, 我覺得很痛苦”。 其實大家想想, 有人知道你過往的經歷嗎?有人知道你腦子裡在想什麼嗎?其實沒有人知道,
Advertisiment
5.想要別人對我好, 我要先對別人好;我對別人好, 別人不一定要對我好。
這也是學生常常向我傾訴的煩惱“為什麼身邊的朋友都不怎麼理我, 有時候以前很要好的朋友見面都不跟我打招呼。 ”“我對她那麼好, 她卻總是對我愛答不理。 ”“我和朋友吵架了, 努力挽回, 但總覺得她對我沒有像以前那麼好了。 ”
你也許還不太相信這一條心理學上所謂的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 但是你可以先試著在生活中踐行這條原則, 再考慮自己是不是要相信它。
6.太好了, 又讓我碰到這樣的事情, 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皆是恩典。
碰到困難時,可以這樣告訴自己。苦痛也是人生的常態,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就是語言的奴隸,積極的暗示就像一把鑰匙,能解放你被束縛的心情。
7.父母希望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多過於我考出好成績
非常多的學生因為成績考得不好,而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因為他們覺得現在考出好成績是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重要途徑。
其實我在諮詢室也常常接待學生父母的拜訪,絕大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快樂而充實多過於考出好成績。
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是因為大多數父母工作太忙碌,和小孩溝通太少,平時和小孩僅有的溝通時間,話題也只局限於學習情況,特別是成績。不是父母這麼關心成績多過於關心你,而是實在是找不到什麼話題可以談,除了成績之外。
8.付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
學業成績是學生最最關心的問題,年級越高越努力學習的孩子,常常會在內心痛苦地呐喊“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總是沒有收穫?!”其實,誰告訴你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呢?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有收穫。
大家發現沒,“成功”我給它加了引號,其實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穫,例如,你確實多掌握了一些知識,養成了好的習慣和意志品質,至少你知道了哪條路是不適合自己的。但是大家往往都不覺得這是“收穫”或“成功”。
這是我這幾年工作以來,常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在我和學生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之下,常常一點就通。這是我在學校裡做的常規的心理輔導工作,也是我覺得大多數孩子應該知道的話,透過我的嘴巴,當然最好是父母,告訴他們。
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皆是恩典。碰到困難時,可以這樣告訴自己。苦痛也是人生的常態,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就是語言的奴隸,積極的暗示就像一把鑰匙,能解放你被束縛的心情。
7.父母希望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多過於我考出好成績
非常多的學生因為成績考得不好,而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因為他們覺得現在考出好成績是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重要途徑。
其實我在諮詢室也常常接待學生父母的拜訪,絕大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快樂而充實多過於考出好成績。
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是因為大多數父母工作太忙碌,和小孩溝通太少,平時和小孩僅有的溝通時間,話題也只局限於學習情況,特別是成績。不是父母這麼關心成績多過於關心你,而是實在是找不到什麼話題可以談,除了成績之外。
8.付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
學業成績是學生最最關心的問題,年級越高越努力學習的孩子,常常會在內心痛苦地呐喊“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總是沒有收穫?!”其實,誰告訴你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呢?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有收穫。
大家發現沒,“成功”我給它加了引號,其實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穫,例如,你確實多掌握了一些知識,養成了好的習慣和意志品質,至少你知道了哪條路是不適合自己的。但是大家往往都不覺得這是“收穫”或“成功”。
這是我這幾年工作以來,常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在我和學生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之下,常常一點就通。這是我在學校裡做的常規的心理輔導工作,也是我覺得大多數孩子應該知道的話,透過我的嘴巴,當然最好是父母,告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