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的家庭遊戲法則1+1+1

遊戲, 是寶寶的工作。 0—3歲寶寶的遊戲取決於爸爸媽媽的指導與寶貝的悟性。 若是要玩出聰明, 玩出快樂, 這就離不開一家人的通力配合了。

1+1:媽媽+寶寶(媽媽經常和寶寶玩的遊戲)

採訪對象:妮妮媽

我們家妮妮在外人看來是個文靜的女孩子, 其實在家還是蠻調皮好動的。 平時他爸爸上班時, 家裡就只有我們兩個人。 開始妮妮特別粘人, 喜歡抱住我, 我們根本不用玩遊戲, 我只要整天抱著她, 她也喜歡把小腦袋歪歪地靠在我的肩膀上。 小的時候我會讓妮妮仰臥在床上, 什麼玩具都不給她, 只是把妮妮的兩隻手握在一塊兒相互觸碰抓握,

Advertisiment
然後逐漸放手讓妮妮自己玩手。 這個小東西會好奇地把兩隻小手互相拽著, 露出天真的笑容, 注意力能集中很長時間呢!

等她長大了一點, 我會輕輕提起她的一隻腳, 讓她用同一側的手抓住自己的腳。 每次玩這個遊戲時, 妮妮都會傻笑,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也許她認為玩自己的小腳丫很有趣吧, 這可比玩具強多了。

再長大一點, 妮妮就喜歡動手抓東西, 伸手就抓我的頭髮, 那幾天真是要命。 當然趁此機會我也有意識的培養她的動手能力。 一般我們會一起搭搭小積木, 妮妮喜歡把積木搭得高高的, 然後再輕輕一推, “嘩啦啦”積木頓時倒了, 她卻歡得不得了!

現在她不用我陪了, 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Advertisiment
有時候她還要幫我做事情呢。 什麼吃飯的碗要自己洗, 自己用的小手絹也要自己洗。 當然我都不會拒絕, 我會給她塑膠的小碗、小盆, 讓她模仿我洗碗。 其實並不是真要她洗, 我只是不想拒絕她好奇的想法。

寶寶出生後, 媽媽要給孩子餵奶、換洗尿布、洗澡, 要與寶寶一起遊戲, 給寶寶講故事, 逗寶寶開心, 教寶寶認識周圍事物和社會常識等。 因此, 可以說與寶寶交往最多的是媽媽。 然而, 寶寶在與媽媽交往過程中, 學會最多的還是與人分享、謙讓、合作、團結、友愛、關心別人、有禮貌等行為習慣以及最初的情感社交技能。

專家評述:

遊戲1:企鵝邁步(適合新生兒)

延長邁步反射, 鍛煉下肢肌肉。 扶著寶寶站在桌上或硬板床上,

Advertisiment
寶寶會主動邁步前進, 每天練習2—3次, 每次邁8—10步, 可以鍛煉寶寶下肢肌肉, 能較早支撐體重量。

目的:新生兒邁步是先天獲得的反活動, 如果不鍛煉, 出生後56天前後這種本能會消失, 堅持練習可增進肌使寶寶提早站立學步。

遊戲2:拍拍手(適合2個月的寶寶)

媽媽可以在寶寶的一側拍一下手, 然後慢慢移動到另一側, 再拍一下手, 這樣做有目的的輪換。 讓小寶寶跟著聲響和媽媽的手左右動。

目的:刺激寶寶的視覺和聽覺的發展。

遊戲3:爬行練習(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

讓小兒從匍行轉到爬行, 腹部逐漸離開床面, 並用手臂轉圈或後退。 可將玩具或食物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讓小兒爬著去夠取。 此間, 從頭自由轉動逐漸到頭能保持平衡。

Advertisiment
用毛巾提起腹部, 練習手膝的支撐力, 為過渡到手足爬行作準備。

遊戲4:踢氣球(適合1周歲以上的寶寶)

媽媽扶住寶寶的身體, 説明寶寶踢彩色的氣球。 可以對著牆踢。

目的:幫助寶寶增加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的力量。

遊戲5:挑珠子(適合2歲以上寶寶)

準備一盒彩色珠子, 兩個盤子, 讓寶寶先將紅色珠子挑出放入一個盤子內, 再找出黑色的放入另一個盤子內。 看看寶寶能否把紅色和黑色的挑乾淨。

目的:寶寶挑紅色珠子的能力會比挑黑色的好, 因為認識黑色是最近的事。 一來使寶寶更準確認識顏色, 二來可以鍛煉寶寶有目的地挑選和分類的能力。

1+1:寶寶+爸爸(爸爸經常和寶寶玩的遊戲)

採訪對象:妮妮爸

我們家妮妮精力特旺盛,

Advertisiment
只要是感興趣的事情, 就不怕累。 平常她和媽媽在家玩遊戲時, 媽媽總是輕聲細語地說話, 逗引妮妮觀察這個、那個新鮮玩具, 據說這樣可以提高寶寶視覺、聽覺的功能, 也能為寶寶以後語言智力的發展打好基礎。 可做為爸爸, 我和寶寶遊戲時, 大多是一些身體性的遊戲, 比如妮妮喜歡我把她拋上拋下, 據說這樣的遊戲能有效地發展寶寶感覺統合能力。

還有我會經常和妮妮玩“藏貓貓”及蒙眼遊戲。 當妮妮發現我藏在什麼地方又突然出現時, 會特別興奮地大叫大笑;有時候, 我也會陪她玩開火車的遊戲, 妮妮每次都要當火車司機, 她只要坐到車頭, 嘴裡就“轟隆轟隆”地叫著, 小腦瓜就會想著司機要幹些什麼, 看她一會兒拐彎, 一會兒停車,還挺像模像樣的。

還有一個妮妮特別愛跟我玩的遊戲就是“爬山”。我會和妮妮一起把床上的被子、枕頭疊在一起變成一座軟軟的“小山”,鼓勵讓妮妮爬上去。由於難度有點大,開始妮妮爬不上,她會耍賴,從“小山”邊上繞過去,好傢伙!從小就學會“走捷徑”,這可不行,我就會與妮妮比賽,看誰爬的快,這下妮妮會使出吃奶力氣往上爬呢!

我覺得遊戲是融洽親子關係的最佳方式。

曾見到過這樣一幅圖片:一個粗曠又具品味的年輕父親懷抱光著小身子的幼兒,風度款款,神態自然。誰都會喜歡這樣的父親,他在給人一種對比的同時傳達出一個資訊:成熟男性對幼兒的關愛是衡量他公眾形象的標準之一。就像鳥兒起飛的兩個翅膀一樣,母愛和父愛都是寶寶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的。

專家評說:

遊戲1:發聲遊戲(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

讓寶寶坐在爸爸的對面,用紙把你自己的臉遮住,喊寶寶的名字,如果寶寶作出聲音的反應,立刻親吻他,反復玩2分鐘。這可是爸爸與寶寶親密接觸最好的遊戲哦。

遊戲2:找玩具(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

爸爸用大毯子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蓋起來,然後讓寶寶自己找把它找出來。然後重複這個過程,也可以逐漸增加被藏起來的玩具的數量,來增加遊戲的難度。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玩的過程中,也讓寶寶初步認識到物質永恆性的概念。

遊戲3:打笨熊(適合1歲以上寶寶)

爸爸幫寶寶把被子裹在身上變成“笨熊”,爸爸也裹上一條被子,與寶寶展開戰爭。笨笨的動作,就像狗熊在移動,寶寶一定會喜歡的不得了。

遊戲4:蹦蹦跳(適合一歲半以上寶寶)

用手扶寶寶腋下讓寶寶在膝上學習蹦蹦跳,邊跳邊念“爸爸抱,寶寶跳,一跳一跳哈哈笑”,蹦跳一會兒家長握緊寶寶的腋下懸空提起說:“擺囉,擺囉!”讓讓寶寶左右擺動,寶寶會適應擺的方向,配合爸爸的擺動,最後將寶寶舉高。

遊戲5:跳高投籃(適合2歲以上寶寶)

可以在家準備一隻小籃筐,讓寶寶將小球投入籃筐中,可以練習跳起來投球。要求寶寶可以投准籃筐,同時練習跳躍。

1+1+1:媽媽+寶寶+爸爸(三口之家經常玩的遊戲)

採訪對象:妮妮媽

休息天,我們都會抽出時間帶妮妮出門玩,逛逛湖濱,到西湖裡劃划船,總之3人在一起就是意見很愜意的事。累了,可以在草地上休息休息,喝點水、吃點零食,妮妮會追著她爸爸東跑西竄的,在大自然裡呼吸新鮮空氣很舒服哦。

天氣不好的時候我們就專心地陪妮妮在家裡玩。一般會選擇臥室的大床,把妮妮的小手平放在床墊上,手心朝下,她爸爸也如此。由我來喊口令:“手心”!妮妮和爸爸一起把手心朝上,看誰把手掌翻得既快又對。有時候也會讓妮妮喊口令,妮妮會像模像樣的學起裁判來指揮爸爸媽媽,看誰翻得快。畢竟妮妮年紀還小,有幾次動作會慢點,這時我們就會有意慢些,好讓妮妮覺得她自己很能幹。這類遊戲雖然不用太多道具,可同樣能使妮妮玩得很開心!

每個週末相信是寶寶們最開心快樂的時候,一家三口一般會選擇去附近的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玩;或是爬爬山、劃划船,累了餓了就在外面吃午餐。其實重要的不是玩什麼,而是讓寶寶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

專家評說:

醫學與健康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使大人和孩子都保持情緒興奮狀態,它能激發各自體內細胞的活力,有益身心健康。

社會學家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培養幼兒與父母的親和力,影響他對身外世界和人際關係的認識。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健全孩子的人格,有助於開放性格的養成。

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增進今後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

遊戲1:玩“飛”毯(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寶)

找一條寶寶用的毛毯,讓寶寶坐在上面。爸爸媽媽拉著毛毯的一個角,拖著在房間裡轉,讓寶寶保持平衡。這個遊戲是家長和寶寶互動的很好方式,可以增加彼此間的信任度;同時也助于寶寶上體的平衡能力和力量。

遊戲2:“冰凍”舞蹈(適合2歲以上寶寶)

用音響播放一些寶寶愛聽的音樂,節奏可以歡快一點的。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隨著音樂跳舞,然後突然暫停音樂,讓寶寶把動作“冰凍”在音樂停止的那一刻,並保持安靜,不出聲響。聽音樂跳舞對寶寶的智力發展起著非常有益的作用。在跳舞過程中加入“冰凍”,可以提高寶寶的聽力和反應能力。

遊戲3:波濤洶湧(適合2歲以上寶寶)

1、準備一條床單,在床上鋪平,爸爸媽媽各執床單的一頭,寶寶或坐或趴在中間。爸爸媽媽開始抖動床單,一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讓寶寶先熟悉一下,鼓勵寶寶勇敢、不害怕。慢慢地,可以加大抖動的幅度和力度。

2、床單離開床或地面一段距離,爸爸媽媽拿著床單的四個角搖晃,像是在海裡的小船,寶寶在當中乘船,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逐漸加大幅度。

3、爸爸媽媽手拉床單相對站立(放在距離寶寶頭一定距離的地方,上面可以放一些響鈴),鼓勵孩子自由跳躍,用手、頭努力觸碰床單。或是爸爸媽媽還可以上下舞動,讓寶寶在下面鑽進鑽出,甚至可以忽然蹲下將寶寶罩住。

*母嬰世界小提示:由於被床單遮擋,寶寶看不見床面,所以在玩這個遊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比如,爸爸媽媽撐開的床單要在床的正中央,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抓好被單,寶寶就能落在軟軟的床上。

遊戲4:遞減爬坡(適合2歲以上寶寶)

把孩子帶到有一定坡度的草地上,比如說社區的綠化區或是附近的公園讓他手腳著地,依次向上爬10步,向下爬9步,然後再向上爬8步,向下爬7步……直至0為止。在爬的時候,可別忘了要求孩子每爬一步都要數“1、2、3……”哦。(向上爬和向下爬時的計數,都以單腳一步為准。)當然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參與,必要時給予鼓勵。

目的:讓孩子練習數數,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提高手腳協調用力的技能。

遊戲5:蕩秋千(適合2歲以上寶寶)

爸爸和媽媽走在孩子兩邊,三人並排走路。爸爸媽媽分別抓住孩子的一隻手,一邊走,一邊說:“一二三,提起來!”孩子被 爸爸媽媽提了起來。因為爸爸媽媽走路的時候有一個慣性,所以孩子的身體會“蕩”起來。只要爸爸媽媽有力氣,就可以前後“蕩秋千”,如果媽媽手臂力量不夠的話,也可以雙手用力。

總結:

遊戲是一種快樂、活潑、自然豐富和極富創造性的活動,也是孩子學習的一條直接途徑。遊戲是有趣的,雖然有時也顯得有些漫無目的,甚至顯得有點簡單,但是它是你培養孩子認知、情感和社會能力的關鍵方法之一。

一會兒停車,還挺像模像樣的。

還有一個妮妮特別愛跟我玩的遊戲就是“爬山”。我會和妮妮一起把床上的被子、枕頭疊在一起變成一座軟軟的“小山”,鼓勵讓妮妮爬上去。由於難度有點大,開始妮妮爬不上,她會耍賴,從“小山”邊上繞過去,好傢伙!從小就學會“走捷徑”,這可不行,我就會與妮妮比賽,看誰爬的快,這下妮妮會使出吃奶力氣往上爬呢!

我覺得遊戲是融洽親子關係的最佳方式。

曾見到過這樣一幅圖片:一個粗曠又具品味的年輕父親懷抱光著小身子的幼兒,風度款款,神態自然。誰都會喜歡這樣的父親,他在給人一種對比的同時傳達出一個資訊:成熟男性對幼兒的關愛是衡量他公眾形象的標準之一。就像鳥兒起飛的兩個翅膀一樣,母愛和父愛都是寶寶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的。

專家評說:

遊戲1:發聲遊戲(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

讓寶寶坐在爸爸的對面,用紙把你自己的臉遮住,喊寶寶的名字,如果寶寶作出聲音的反應,立刻親吻他,反復玩2分鐘。這可是爸爸與寶寶親密接觸最好的遊戲哦。

遊戲2:找玩具(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

爸爸用大毯子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蓋起來,然後讓寶寶自己找把它找出來。然後重複這個過程,也可以逐漸增加被藏起來的玩具的數量,來增加遊戲的難度。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玩的過程中,也讓寶寶初步認識到物質永恆性的概念。

遊戲3:打笨熊(適合1歲以上寶寶)

爸爸幫寶寶把被子裹在身上變成“笨熊”,爸爸也裹上一條被子,與寶寶展開戰爭。笨笨的動作,就像狗熊在移動,寶寶一定會喜歡的不得了。

遊戲4:蹦蹦跳(適合一歲半以上寶寶)

用手扶寶寶腋下讓寶寶在膝上學習蹦蹦跳,邊跳邊念“爸爸抱,寶寶跳,一跳一跳哈哈笑”,蹦跳一會兒家長握緊寶寶的腋下懸空提起說:“擺囉,擺囉!”讓讓寶寶左右擺動,寶寶會適應擺的方向,配合爸爸的擺動,最後將寶寶舉高。

遊戲5:跳高投籃(適合2歲以上寶寶)

可以在家準備一隻小籃筐,讓寶寶將小球投入籃筐中,可以練習跳起來投球。要求寶寶可以投准籃筐,同時練習跳躍。

1+1+1:媽媽+寶寶+爸爸(三口之家經常玩的遊戲)

採訪對象:妮妮媽

休息天,我們都會抽出時間帶妮妮出門玩,逛逛湖濱,到西湖裡劃划船,總之3人在一起就是意見很愜意的事。累了,可以在草地上休息休息,喝點水、吃點零食,妮妮會追著她爸爸東跑西竄的,在大自然裡呼吸新鮮空氣很舒服哦。

天氣不好的時候我們就專心地陪妮妮在家裡玩。一般會選擇臥室的大床,把妮妮的小手平放在床墊上,手心朝下,她爸爸也如此。由我來喊口令:“手心”!妮妮和爸爸一起把手心朝上,看誰把手掌翻得既快又對。有時候也會讓妮妮喊口令,妮妮會像模像樣的學起裁判來指揮爸爸媽媽,看誰翻得快。畢竟妮妮年紀還小,有幾次動作會慢點,這時我們就會有意慢些,好讓妮妮覺得她自己很能幹。這類遊戲雖然不用太多道具,可同樣能使妮妮玩得很開心!

每個週末相信是寶寶們最開心快樂的時候,一家三口一般會選擇去附近的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玩;或是爬爬山、劃划船,累了餓了就在外面吃午餐。其實重要的不是玩什麼,而是讓寶寶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

專家評說:

醫學與健康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使大人和孩子都保持情緒興奮狀態,它能激發各自體內細胞的活力,有益身心健康。

社會學家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培養幼兒與父母的親和力,影響他對身外世界和人際關係的認識。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健全孩子的人格,有助於開放性格的養成。

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家庭遊戲可以增進今後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

遊戲1:玩“飛”毯(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寶)

找一條寶寶用的毛毯,讓寶寶坐在上面。爸爸媽媽拉著毛毯的一個角,拖著在房間裡轉,讓寶寶保持平衡。這個遊戲是家長和寶寶互動的很好方式,可以增加彼此間的信任度;同時也助于寶寶上體的平衡能力和力量。

遊戲2:“冰凍”舞蹈(適合2歲以上寶寶)

用音響播放一些寶寶愛聽的音樂,節奏可以歡快一點的。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隨著音樂跳舞,然後突然暫停音樂,讓寶寶把動作“冰凍”在音樂停止的那一刻,並保持安靜,不出聲響。聽音樂跳舞對寶寶的智力發展起著非常有益的作用。在跳舞過程中加入“冰凍”,可以提高寶寶的聽力和反應能力。

遊戲3:波濤洶湧(適合2歲以上寶寶)

1、準備一條床單,在床上鋪平,爸爸媽媽各執床單的一頭,寶寶或坐或趴在中間。爸爸媽媽開始抖動床單,一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讓寶寶先熟悉一下,鼓勵寶寶勇敢、不害怕。慢慢地,可以加大抖動的幅度和力度。

2、床單離開床或地面一段距離,爸爸媽媽拿著床單的四個角搖晃,像是在海裡的小船,寶寶在當中乘船,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逐漸加大幅度。

3、爸爸媽媽手拉床單相對站立(放在距離寶寶頭一定距離的地方,上面可以放一些響鈴),鼓勵孩子自由跳躍,用手、頭努力觸碰床單。或是爸爸媽媽還可以上下舞動,讓寶寶在下面鑽進鑽出,甚至可以忽然蹲下將寶寶罩住。

*母嬰世界小提示:由於被床單遮擋,寶寶看不見床面,所以在玩這個遊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比如,爸爸媽媽撐開的床單要在床的正中央,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抓好被單,寶寶就能落在軟軟的床上。

遊戲4:遞減爬坡(適合2歲以上寶寶)

把孩子帶到有一定坡度的草地上,比如說社區的綠化區或是附近的公園讓他手腳著地,依次向上爬10步,向下爬9步,然後再向上爬8步,向下爬7步……直至0為止。在爬的時候,可別忘了要求孩子每爬一步都要數“1、2、3……”哦。(向上爬和向下爬時的計數,都以單腳一步為准。)當然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參與,必要時給予鼓勵。

目的:讓孩子練習數數,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提高手腳協調用力的技能。

遊戲5:蕩秋千(適合2歲以上寶寶)

爸爸和媽媽走在孩子兩邊,三人並排走路。爸爸媽媽分別抓住孩子的一隻手,一邊走,一邊說:“一二三,提起來!”孩子被 爸爸媽媽提了起來。因為爸爸媽媽走路的時候有一個慣性,所以孩子的身體會“蕩”起來。只要爸爸媽媽有力氣,就可以前後“蕩秋千”,如果媽媽手臂力量不夠的話,也可以雙手用力。

總結:

遊戲是一種快樂、活潑、自然豐富和極富創造性的活動,也是孩子學習的一條直接途徑。遊戲是有趣的,雖然有時也顯得有些漫無目的,甚至顯得有點簡單,但是它是你培養孩子認知、情感和社會能力的關鍵方法之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