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許多做父母的, 自己的事業很成功, 但面對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 他們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愛, 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報。

不久前, 一對夫妻帶著上小學6年級的兒子來找我。 孩子的媽媽生氣地數落孩子的“劣跡”:上課說話、不認真聽講、作業拖遝、學習成績下降――孩子在一旁一言不發。 我讓孩子給自己畫張“自畫像”, 畫好後, 我發現畫中的他沒有嘴巴, 問其原因, 孩子說:“在家裡, 我只需要耳朵, 不需要嘴巴。 ”孩子的媽媽尷尬地承認:“在家裡, 我是理所當然的教育者, 很少聽孩子說話。 ”

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裡想什麼, 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樣的愛。 因此, 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質生活上滿足孩子的需要。 其實, 隨著孩子的成長, 更需要父母提供精神上的支援, 而傾聽孩子的心聲, 正是從精神和感情上關懷孩子、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方式。 應該說, 面對孩子, 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孩子在學校生活了一天, 回到家中, 快樂需要有人分享, 困惑需要請人解答, 煩惱需要找人傾訴, 憤怒需要向人宣洩, 這個人是誰呢?當然是孩子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這個時候, 只要媽媽(或爸爸)認真地、全神貫注地傾聽孩子的訴說, 孩子就會感到, 自己在爸爸媽媽心中是重要的, 從而增強了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Advertisiment

傾聽孩子的心聲, 還會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越來越深, 敢於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 讓父母清楚地瞭解他對事物的看法和感覺, 為父母的引領和教育做了嚮導。

當孩子受了委屈, 遇到挫折時, 父母的傾聽與表達的關愛之心, 能夠化解孩子心中的積存的不快和緊張情緒, 恢復孩子的自信心, 勇敢地面對新的挑戰。

可以說, 傾聽是建立和諧親子關係的一個法寶。 但是, 要爸爸、媽媽們把過去用嘴巴的習慣改為用耳朵,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傾聽不是聽見就行了, 而是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 放下手裡的一切活兒計, 不要看電視, 不要接電話, 讓這段時間完全屬於孩子, 充滿愛心地與孩子在一起。 對年幼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最好有身體的接觸, 擁抱或摟著孩子, 與孩子的目光相接, 表達父母內心的愛。 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 用表情或簡單詞語如“嗯”、“後來呢”等作回饋, 表達你的關注和重視。 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 如果你認為孩子所說的事情或觀點是錯誤的, 也不要輕易地批評和評價, 要鼓勵孩子把話說完, 在以後適當的時機再與孩子討論這個話題。

願那些沒有傾聽孩子講話習慣的家長們, 從現在開始, 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傾聽孩子, 堅持下去, 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親子教育的一個原則就是關係大於教育。 其實, 家長不必說很多的教育理念, 更不必喋喋不休地告訴孩子, 應該怎麼做, 不應該怎麼做, 只要有良好的關係就行。

Advertisiment
良好的關係不是過度的親密, 而是自由、和諧、彼此相互尊重。 父母與孩子建立了這種關係, 就會發現, 父母希望孩子怎麼變, 孩子就會怎麼變, 而這種關係的建立, 傾聽孩子是必不可少的。

我將傾聽的意義和方法, 告訴了那位6年級男孩的父母親, 建議他們每天傾聽孩子10分鐘。 一個月後, 那位元母親打來電話, 說他的兒子有了可喜的變化。 事情有時就是這樣簡單, 傾聽, 傾聽, 再傾聽!你想做一個好家長嗎, 不妨試試這種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